[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低温环境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2142.8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罗青文;潘方胤;文明富;陈顺;彭立冲;梁启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9/14;A01C21/00;C05G1/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低温 环境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低温环境的种植方法,具体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土壤选择及改性;步骤二:温室大棚种植系统的建立;步骤三:定植及步骤四:日常种植管理。本发明所确定的火龙果低温环境的种植方法,可促进植物生长代谢,对花芽分化、抑制某些病虫害、增加产量和提高商品果率,同时有机液体肥料在各种植区件预埋,各种腐生质、微生物的发酵有助于土壤温度的保温,有助于植物植株保温性的提升,同时,通过建立温室大棚种植系统,能够有效地根据大棚内部环境及时进行保温、降温操作,以保证火龙果植株在25‑35℃环境下的生长发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火龙果低温环境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也被称为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是果实为直径10~12cm的椭圆形水果,火龙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所包含的植物蛋白、花青素、维生素、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机能有非常大的效果。
火龙果种植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绝对的温度,因为热带地区的气温常年较高,所以火龙果结果期所持续的时间也较长,纬度不断增加,但是年均气温却在逐渐降低,这时火龙果花果期便会缩短,一般情况下,火龙果花果期正常日均气温高于21℃,当果实形成之后需要在14.6-16℃的环境下才能够继续生长,但却会延长果实发育成熟的时间,火龙果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通常需要30-45d,且需要温度维持在25-35℃才能够使果实快速膨大,到30-35d便可采摘,如果环境温度降至15-25℃,便会将果实成熟时间延长至35-45d,影响果实品质。
为了解决低温环境对火龙果种植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种火龙果低温环境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火龙果低温环境的种植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低温环境对火龙果种植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龙果低温环境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土壤选择及改性:选择PH值在7.0-7.8之间的中性或者弱碱性的土壤,然后,往土壤中加入改性剂;
步骤二:温室大棚种植系统的建立:建造大棚骨架结构,将温室大棚分割成150-200m2的种植区间,各种植区间预埋有机肥料,最后在温室大棚内外部建立覆盖系统、自动加温系统及浇灌系统
步骤三:定植:火龙果植株采用横杆下垂法栽种在各种植区间内,行距50-60cm,株距30-35cm,植入深度为3-5cm,在各种植区间以火龙果的根部为圆心建立隔热层;
步骤四:日常种植管理:根据火龙果生长情况进行日常的施肥、浇水、整枝、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一所述的改性剂由15-20%的砂砾、20-30%的草木灰、10-12%的火烧土及6-8%的豆饼组成。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二所述的有机肥料为沼液为原材料、添加高浓度无机氮肥、磷肥、钾肥、农用无机氮肥、磷肥、钾肥制成的沼液液体有机肥,其N-P2O5-K2O为(15-18):(5-7):(6-8)。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二所述的覆盖系统选用有塑料薄膜、PC板和玻璃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二所述的自动加温系统选用采用热风机及热水加热系统双重加温系统,设定种植区间温度在25-35℃之间,自动加温系统停止工作,温度低于25℃,自动加温系统启动并开始对种植区间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二所述的浇灌系统有温度传感器、定时器及滴管反喷装置构成,温度超过35℃,滴管反喷装置启动,滴灌管翻转,滴管孔向上、开启水阀、水流借助压力向上喷洒形成水雾,进行降温,同时,定时器设置浇灌时间为单次2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未经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