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0674.1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登;赵兴雷;崔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马环丽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多孔碳材料;S2,利用有机胺化合物制备离子液体;S3,将所述离子液体负载于所述多孔碳材料上,获得所述吸附材料。由该方法制得的吸附材料避免了在吸附完CO2后的老化粉碎的缺点,有效地解决原有吸附剂粉末化及对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的影响,同时具有易再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密闭空间内CO2浓度越来越多的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密闭空间一般体积较小,且对CO2浓度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一般CO2浓度不超过0.5%,而密闭空间内设备运行和人的活动会使CO2浓度显著升高,因此需要有效降低密闭空间内CO2浓度。目前而言,密闭空间内CO2的去除主要是采用LiOH、KO2、碱石灰方法,这类方法虽然可以有效脱除CO2,但吸附完CO2的吸附材料会出现粉末化现象,造成密闭空间内环境污染,危害人员健康,且吸附材料再生难度大。
中国专利CN106902613A提供了一种氨基功能化多孔CO2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聚乙烯亚胺、多乙烯多胺浸渍在多孔材料上,但该方法存在有机胺容易挥发的缺点,危害密闭空间内人员健康,不适于密闭空间CO2脱除。
中国专利CN101780398A提供了一种吸附CO2的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CO2吸附材料,及在多孔碳材料表面浸渍聚乙烯亚胺来制备吸附材料,但该吸附材料所需CO2分压较高,且低温不利于CO2的吸附,因此不适于密闭空间CO2脱除。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密闭空间内CO2脱除的吸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得的吸附材料避免了在吸附完CO2后的老化粉碎的缺点,有效地解决原有吸附剂粉末化及对人员健康造成危害的影响,同时具有易再生的优点。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多孔碳材料;
S2,利用有机胺化合物制备离子液体;
S3,将所述离子液体负载于所述多孔碳材料上,获得所述吸附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材料与碱混合后进行碳化,然后用酸液对碳化后的样品进行洗涤,并干燥,获得多孔碳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材料选自含碳的固废;所述含碳的固废选自煤液化残渣和沥青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碱选自KOH和/或NaOH;优选为KO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化的温度为400~800℃,时间为4~12小时;优选地,所述碳化时的升温速率为5~15℃/min。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液为0.5~1.5mol/L的无机酸;所述无机酸选自盐酸、硝酸和硫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T1,对有机胺化合物进行稀释,获得稀释后的有机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自行车新型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