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架打磨抛光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1324.9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杜王迪;张清勇;徐颖;任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4B21/00;B24B21/16;B24B21/18;B24B55/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架 打磨 抛光 机器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车架打磨抛光机器人,属于汽车领域。其包括箱体;两个打磨机构,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侧;打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的竖板,竖板的一端上间隔地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板,另一端上间隔地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板;两个第一连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转杆,两个第二连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一转杆上固定套接有导向转辊,第二转杆上间隔地固定套接设有主动转辊和第一齿轮,导向转辊处于主动转辊的上方,且主动转辊和导向转辊之间套设有打磨砂带;两组驱动机构,分别间隔地安装在箱体内部;每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延伸出箱体,并分别与其两侧的每个第一齿轮传动连接。该装置使用便捷,打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架打磨抛光机器人。
背景技术
汽车车架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组成,其形式主要有边梁式和中梁式两种,边梁式车架由两根位于两边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用铆接法或者焊接法将纵梁与横梁连接成坚固的刚性构架。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形或箱型;横梁不仅用来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而且还可以支撑汽车上的主要部件。边梁式车架的结构特点是便于安装驾驶室、车厢及一些特种装备和布置其他总成,有利于改装变型车和发展多品种汽车,因此被广泛用在载货汽车和大多数特种汽车上。
由于汽车车架在封釉镀膜必须先经过抛光,而且是经过精细抛光的车子,才能做出镜面来,没有经过抛光处理,车漆不平整,封釉保持时间非常短,不到长期附着的效果。汽车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进行人工打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故通常使用打磨抛光机器人进行工作。
同时,现有的技术中对单一工位上的车架进行打磨使得整体生产效率较低,并且打磨中会产生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漂浮在车间中不仅不便于打扫,且容易危害人员健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架打磨抛光机器人,旨在改善现有的汽车打磨抛光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架打磨抛光机器人,包括:
箱体;
两组打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侧;每组所述打磨机构均包括两个平行间隔的竖板,每个所述竖板平行地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一侧,且所述竖板的一端上间隔地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板,另一端上间隔地安装有两个第二连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套接有导向转辊,所述第二转杆上间隔地固定套接设有主动转辊和第一齿轮,所述导向转辊处于所述主动转辊的上方,且所述主动转辊、所述导向转辊之间套设有打磨砂带;
两组驱动机构,分别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每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延伸出所述箱体,并分别与处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两侧的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箱体内部,且输出轴穿出所述箱体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过滤结构和抽风机,所述过滤结构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用于对所述箱体内的杂质进行过滤;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于所述过滤结构的上方;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抽风机固定设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且处于所述通风口的正下方。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通风口处于两组所述驱动机构之间。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支撑框和过滤袋,所述支撑框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周侧壁上,所述过滤袋安装在所述支撑框中,且处于所述通风口的正上方,所述过滤袋用于对所述箱体内的杂质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