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重型燃机燃烧室衬套冲击冷却的高热流量换热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0672.4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7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高建民;云雪;赵旭;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重型 燃烧室 衬套 冲击 冷却 高热 流量 试验装置 | ||
1.面向重型燃机燃烧室衬套冲击冷却的高热流量换热试验装置,包括入口稳流段(1),其特征在于:入口稳流段(1)下方设置射流孔板(3),入口稳流段(1)和中间腔体(8)上部连接,通过射流孔板(3)使入口稳流段(1)和中间腔体(8)内腔相通,中间腔体(8)底部连接固定底板(10),中间腔体(8)内部设置靶面(4),靶面(4)下方设置有保温板(5),中间腔体(8)侧面连接出口稳流段(14);
所述的靶面(4)为不锈钢金属薄片,表面连接有米字型排布的第三热电偶(19),第三热电偶(19)信号输出与数据采集中心(22)的连接,靶面(4)底部设置有黄铜导热柱(6),黄铜导热柱(6)连接大功率短路加热器(21)实现靶面(4)加热,米字型排布的第三热电偶(19)用来测量靶面(4)温度;
所述的射流孔板(3)的位置由入口稳定段(1)和中间腔体(8)的凸缘固定,射流孔板(3)上设置有不同排布的阵列通孔,试验通过更换射流孔板(3)实现不同排布的阵列冲击靶面试验;
所述的保温板(5)设置在中间腔体(8)内侧,通过射流孔板(3)和固定底板(10)固定;
所述的保温板(5)底部设置导热柱通孔(5-1)和米字型通孔(5-2),靶面(4)上连接的黄铜导热柱(6)通过保温板(5)的导热柱通孔(5-1)伸出,再连接大功率短路加热器(21),米字型通孔(5-2)便于第三热电偶(19)的安装布置;
所述的保温板(5)的内部腔室(5-3)安装靶面(4),保温板(5)采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云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重型燃机燃烧室衬套冲击冷却的高热流量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稳流段(1)内部设置有蜂窝整流装置(2),蜂窝整流装置(2)由纵横交叉的金属薄片构成,促使冷却空气形成均匀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重型燃机燃烧室衬套冲击冷却的高热流量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稳定段(1)和出口稳定段(14)侧面均设置有引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重型燃机燃烧室衬套冲击冷却的高热流量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稳流段(1)与中间腔体(8)采用第一石棉耐高温密封垫(7)和耐高温密封胶进行密封;中间腔体(8)与固定底板(10)采用第二石棉耐高温密封垫(9)和耐高温密封胶进行密封;中间腔体(8)与出口稳流段(14)采用石棉耐高温密封垫和耐高温密封胶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重型燃机燃烧室衬套冲击冷却的高热流量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靶面(4)形状包括平面、圆弧面及具有复杂粗糙单元的粗糙靶面。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试验装置的冲击冷却换热效果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入口稳定段(1)侧面设置第一测压管(16)与第一热电偶(15);在出口稳定段(14)侧面设置第二测压管(18)与第二热电偶(17);在入口稳定段(1)的蜂窝整流装置(2)后设置热线风速仪(20)的测速探针;在试验装置上方安装红外热像仪(23);黄铜导热柱(6)连接大功率短路加热器(21);靶面(4)设置第三热电偶(19),热电偶、测压管所得数据均输入到数据采集中心(22);
步骤二、冷却空气进入入口稳定段(1),经过蜂窝整流装置(2)稳流后通过射流孔板(3)形成阵列射流冲击下部加热的靶面(4),流经由中间腔体(8)、射流孔板(3)、靶面(4)形成的射流空间后,通过出口稳定段(14)流出;
步骤三、热线风速仪(20)的测速探针测量入口稳流段(1)稳流后气流的脉动速度;设置在入口稳流段(1)的第一测压管(16)和第一热电偶(15)分别测量入口气流的静压和温度,设置在出口稳流段(14)的第二测压管(18)和第二热电偶(17)分别测量出口气流的静压和温度,设置在靶面(4)的第三热电偶(19)测量靶面(4)温度,同时采用红外热像仪(23)测量靶面(4)温度场,第三热电偶(19)与红外热像仪(23)点场结合的方式能获得更高精度的温度测试数据,通过调节大功率短路加热器(21)电流电压大小控制靶面(4)热流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6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废砖破碎回收装置
- 下一篇:耐晒易洗型红色偶氮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