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备BiOCl纳米片阵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0334.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芹;王金磊;葛金龙;陈玲珑;叶文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29/00 | 分类号: | C01G29/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制备 biocl 纳米 阵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制备BiOCl纳米片阵列的方法,以乙二醇作为燃料和溶剂,通过BiCl3‑乙二醇溶液在高温下瞬间燃烧反应,快速制备出BiOCl纳米片阵列,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处理基底(如玻璃,Si片等);步骤2、配制含0.01~3.0mol·L‑1BiCl3的乙二醇溶液;步骤3、将步骤2所得溶液均匀滴加到步骤1预处理后的基底上,控制滴加量为0.1~0.5mL/cm2;步骤4、将步骤3所得滴有溶液的基底放入石英舟中,推入到300~450℃的恒温炉中,保温爆破处理5~15min;步骤5、将恒温炉中的石英舟推出,迅速降至室温,即得在基底上生成的BiOCl纳米片阵列。本发明方法中乙二醇既作溶剂又作为燃料,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成品重复性高、一致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维结构半导体传感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BiCl3的乙二醇溶液燃烧快速制备BiOCl纳米片阵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1~100nm纳米尺寸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与界面特性、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隧道效应等,使其宏观表现出优异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磁学等性能,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新型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也具有各种量子效应的独特的性质,在微小器件、光电子、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例如,可用于管电子器件、量子电子器件及光学器件等方面。
BiOCl是一种V-VI-VII族的三元化合物,由于Bi与Cl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晶格,使得BiOCl成为一种含高度各项异性的层状结构材料,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nm。BiOCl是间接带隙半导体,禁带宽度约为3.22eV,属于宽禁带半导体。BiOCl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BiOCl反射系数比较高,介电常数非常大,是良好的光导材料。正是由于这些优良的性能,BiOCl可作为光催化剂进行水污染处理。独特的层状结构和高的光催化活性,纳米层状的结构的BiOCl可用作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若BiOCl中掺杂一些荧光离子如Dy3+可形成白光激发荧光材料,此荧光材料寿命长、色彩度高、量子效率高。将BiOCl分散于树脂中形成形成银白色的氯氧化铋珠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涂料、染料、塑料中,呈现柔和的珠光或强烈的金属光泽。
目前,有大量文献和专利记载了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但大都集中于水解法、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法、溶剂(水)热法等,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达6~36h,制备工期长,成本和能耗过高,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如申请号为CN201610949612.4的专利,公开一种BiOCl超薄纳米片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铋源和氯源水热反应12~24h,制出BiOCl纳米片;如申请号为CN201710287367.X的专利,公开花状BiOCl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BiOCl光催化剂和应用,但反应时间长达24~30h,生产成本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制备BiOCl纳米片阵列的方法,该方法生产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快捷,在15min内即可完成反应,产品结晶度高,品质优良,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制备BiOCl纳米片阵列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快速制备BiOCl纳米片阵列的方法,以乙二醇作为燃料和溶剂,通过BiCl3-乙二醇溶液在高温下瞬间燃烧反应,快速制备出BiOCl纳米片阵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基底置于0.05~0.2%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超声清洗10~15min,去离子水冲洗2~3次,吹干;
步骤2、将BiCl3溶解于乙二醇,配制成含0.01~3.0mol·L-1BiCl3的乙二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板输送机
- 下一篇:虚拟场景中的虚拟对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