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清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7367.X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璠;陈启勇;钟录平;张海堂;周霞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F16L55/28;F16L55/40;F16L101/12;F16L101/10;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管道 清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安装在输送管道内部的连接管件,连接管件的端处安装有粉碎机构、支撑机构以及清淤机构,连接管件由多个相同的套管组成,多个的套管收尾相连,且的套管中心处安装有中心管,套管在中心管的外侧安装有进水管、排污管,粉碎机构、支撑机构所在的支撑架安装在连接管件的端处,粉碎机构由电机以及搅拌杆组成,电机与支撑架端处的安装座连接,搅拌杆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套筒、三个伸缩支脚以及滚轮,安装套筒套接在支撑架的外侧表面。本发明便于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对堵塞的输送管道进行快速有效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预先设置排污管道,便于后期的排水,同时泥土在挖掘时,在雨水的冲击下,形成泥浆,最容易在设置的排污管道中堆积,长时间的堆积,容易导致铺设的排污管堵塞,从而导致污水不能及时排放,影响后续施工进程。
特别是当沉淀物沉积在封闭式排污管内时,若要排除这些沉淀物,主要靠人工挖掘,清污人员劳动强度大且需承受恶劣的清污环境,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工伤事故。如无法通过人员处理,只有靠高压水冲洗排除沉淀物,但是在高压水的作用下,排污管内前部的沉淀物会被冲到排污管的后部,在加之排污管后部本身就存在沉淀物,就会使排污管的后部的沉淀物大量堆积,加大冲洗的难度,无法有效清除沉淀物,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安装在输送管道内部的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的端处安装有粉碎机构、支撑机构以及清淤机构,所述连接管件由多个相同的套管组成,多个所述的套管收尾相连,且所述的套管中心处安装有中心管,所述套管在中心管的外侧安装有进水管、排污管,所述粉碎机构、支撑机构所在的支撑架安装在连接管件的端处,所述粉碎机构由电机以及搅拌杆组成,所述电机与支撑架端处的安装座连接,所述搅拌杆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套筒、三个伸缩支脚以及滚轮,所述安装套筒套接在支撑架的外侧表面,三个所述的伸缩支脚分布固定设置在安装套筒的外侧,且所述伸缩支脚的伸缩杆端处均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滚轮安装在活动板内侧开设的放置槽中,所述清淤机构安装在连接管件靠近支撑机构的一端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靠近电机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所述搅拌杆的上端处于凹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整体呈棱台状,所述活动板的外侧表面呈圆弧形,且活动板与伸缩支脚的伸缩杆端处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清淤机构包括安装框架以及输送管,所述安装框架安装在连接管件的端处外侧,所述安装框架的内侧安装有环形导管,所述环形导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端处连接,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喷头,若干所述的喷头进水端与环形导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的整体采用波纹管制成,所述输送管的上端安装在连接管件的内部,且与连接管件的排污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外侧安装有配重块,且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内部安装有防阻塞球。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件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的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靠近电机的一端端面安装有通过支架安装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通过通讯导线与外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件中心处的中心杆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靠近电机的一端安装有微型液压缸,所述微型液压缸的伸缩杆端处通过销轴与电机的外侧连接,所述微型液压缸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73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