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RNet网络模型的SF6仪表图像读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6587.0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齐冬莲;郑易;闫云凤;季瑞松;于淼;李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杭州远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774 | 分类号: | G06V10/774;G06V10/80;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rnet 网络 模型 sf6 仪表 图像 读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RNet网络模型的SF6仪表图像读数方法。采集SF6仪表样本图像,并标注构成训练集;将训练集输入改进的HRNet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训练后获得最终模型;待测图片输入最终模型,最终模型预测出待测图片中刻度关键点与指针关键点的位置,利用线性回归进行指针对应射线位置确定,通过射线与刻度关键点连接交点确定所夹角度,根据刻度关键点与指针关键点获得SF6仪表的待测图片上的读数。本发明能够实现SF6仪表读数的识别,具有较高准确率,并且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具有良好鲁棒性,能够应用于SF6状态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对于指针式仪表进行读数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了一种基于HRNet网络模型进行SF6仪表图像进行读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SF6仪表拥有杰出的绝缘性能及优秀的灭弧性能,被普遍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中。SF6仪表用来当作绝缘介质,能够使设备小型化,且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高压电气设备中的SF6气体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向外泄漏。SF6气体一旦泄漏将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而且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高压设备附近需要安装大量SF6检测仪表以保证安全。但传统的仪表读数识别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读数,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无法全时间段进行数据的观测,因此进行SF6仪表进行无人值守化读数,是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HRNet网络模型的SF6仪表图像读数方法,能高效进行SF6仪表进行读数且具有良好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仪表样本图像,图像中包含所需识别SF6仪表;
2)遍历所有仪表样本图像,对于其中仪表进行标注,标注方式为指针式仪表中的刻度关键点和指针关键点标注,由所有仪表样本图像及其标注信息构成训练集;
3)将步骤2)中所获得的训练集输入改进的HRNet(高分辨率网络,HighResolution Network)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训练后获得最终模型,用于对于指针表中指针关键点以及刻度关键点进行位置预测;
4)对于SF6仪表的待测图片,输入最终模型,最终模型预测出待测图片中刻度关键点与指针关键点的位置,根据刻度关键点与指针关键点获得SF6仪表的待测图片上的读数。
所述的仪表样本图像是人通过拍摄设备,依次单独对于所需识别仪表进行采集所获得图片。
所述步骤2)中,刻度关键点为沿刻度-0.1位置至0.9位置等间隔共11个刻度点,0.9位置是指从刻度初始位置开始在刻度正方形位于0.9倍刻度总长的位置,指针关键点为指针尖点、指针在仪表上的旋转中心点以及中间交点,中间交点为指针与仪表中间表盘区域之间的交点,共三点。
所述步骤3)训练前,输入图像大小为576×768,在训练过程中对训练集的仪表样本图像加入数据增强处理,数据增强方式采用包括图像模糊、亮度变化、对比度变化、gamma变换和灰度变换,分别对原始的仪表样本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模糊后图像、亮度变化图像、对比度变化后图像、gamma变换后图像和灰度变换后图像;其中,图像模糊使用核大小为从3×3至8×8之间随机选取其一,亮度变化参数选取范围为[-20,20],对比度变化与gamma变换参数选取范围为[0.8,1.2],灰度变换即将RGB图像变换为灰度图;训练中,从原始图像、模糊后图像、亮度变化图像、对比度变化后图像、gamma变换后图像和灰度变换后图像中随机选取其一输入,选取的概率对应依次为[0.25,0.15,0.15,0.15,0.15,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杭州远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杭州远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6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