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及电子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1777.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姚耀钦;孙家翔;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湃科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常忠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气流 传感器 电子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包括外壳、PCB板、通过外壳的侧壁与PCB板相连的第一极片、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与PCB板相连且与第一极片相平行的第二极片、设置在第一极片及第二极片之间且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与PCB板相连的膜片、设置在第一极片与膜片之间的第一垫片、设置在第二极片与膜片之间的第二垫片;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与电子烟的烟道相导通的开孔,第一极片及第二极片上均设置有通孔。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极片、膜片、第二极片构成差动式电容结构,以使电容差与抽吸电子烟时的抽吸力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度,从而提高电容式气流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度,进而提高电子烟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其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
目前,在现有的电子烟中,多利用单电容形式的气流传感器来对使用者抽吸电子烟进行响应,具体参见图1,其示出了现有电容式气流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由极片01、膜片02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垫片03构成的单电容,当使用者抽吸电子烟时,气流传感器内部的膜片02会因负压形成而发生形变,此时,气流传感器内部的电容会对应发生改变,当使用者不抽吸电子烟时,气流传感器内部的膜片02几乎不发生形变,此时,气流传感器内部的电容会维持原状。但是,由于单电容的灵敏度和线性度均比较差,因此,则会降低对使用者抽吸电子烟响应的准确性,并会导致电子烟存在误操作的情况。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对使用者响应的灵敏度和响应度,以提高电子烟工作的可靠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及电子烟,用于提高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对使用者响应的灵敏度和响应度,以提高电子烟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PCB板、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且通过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所述PCB板相连的第一极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PCB板相连且与所述第一极片相平行的第二极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及所述第二极片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与所述PCB板相连的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膜片之间的第一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膜片之间的第二垫片,其中:
所述第一极片、所述膜片及所述第二极片构成差动式电容结构;
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极片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电子烟的烟道相导通的开孔,所述第一极片及所述第二极片上均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上的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极片上的通孔的位置保持一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之间均设置有绝缘环。
优选的,所述绝缘环为塑胶绝缘环。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为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膜片为PPS导电膜片。
优选的,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及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均为金属连接构件。
一种电子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式气流传感器、与所述电容式气流传感器内设置在外壳上的开孔相连通的烟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湃科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湃科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咪头及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