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况多目标下液体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0463.1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3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侯圣均;钱逸哲;贾帅动;程浩;朱金;李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裴娟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况 多目标 液体 阻尼 参数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多工况多目标下液体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响应面法对目标工况下的不同阻尼器参数时位移指标或内力指标对应的值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一个目标工况对应一个响应面函数;
步骤2:用单点最大相对误差
式中:
步骤3:通过极值线性模式对各个响应面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极值线性模式的转换规则如下:
式中:
步骤4:确定各个目标工况的权重系数;各多项式的权重系数由液体粘滞阻尼器的设计参数对位移、内力指标的影响程度决定;液体粘滞阻尼器的设计参数包括阻尼系数
步骤5:运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各目标工况对应的响应面函数进行线性叠加;
步骤6:采用遗传算法对叠加后的新响应面函数进行参数最优化分析;优化目标是所有目标工况下加劲梁纵向位移极值、纵向累积位移和塔底纵向弯矩均较小;
在步骤2中,要求单点最大相对误差
所述响应面函数的形式为二次多项式响应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4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