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轮储能系统的冷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8664.8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K9/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系统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轮储能系统的冷却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组成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转子引出轴上的储能飞轮,定子由定子绕组和铁芯组成,定子外设置有端板,端板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支撑引出轴的轴承,所述的储能飞轮外设置有真空罩,所述的真空罩与端板之间形成真空腔室,所述的转子发热部件上埋置转子热管,所述的转子热管外缘设置有冷却器,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导出转子的热量,所述的定子通过槽内嵌有定子热管,定子热管另一端与冷却器连接,通过热传导方式导出定子绕组和铁芯内部的热量;本发明的新型储能系统的冷却方案,由于其可以有效解决在真空中定转子的冷却技术,特别效率高、工作可靠的储能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飞轮储能装置,属于惯性储能领域,特别适于大型电网、计算中心等场合对电力要求较高的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力的存储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问题了,本发明针对真空惯性储能系统,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冷却效率高的一套冷却装置,该装置能把保证飞轮储能的良好冷却,提升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对于常规惯性储能系统,通常采用在空气中运行,通过风力对转子进行有效的冷却,但是较大的风摩损耗会大大降低储能的效率,导致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较差。严重制约着惯性储能的广泛应用。
目前对于惯性储能系统,主要是采用空气冷却,这样对整机的效率影响很大,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如果采用真空系统,转子的散热已成为严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发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新型的惯性储能的冷却方案,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在真空中定转子的散热问题,实现转子真空散热的可能性。特别适用于高效的惯性储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真空环境下对飞轮储能系统的定子和转子进行有效冷却的结构。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轮储能系统的冷却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组成的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转子引出轴上的储能飞轮,定子由定子绕组和铁芯组成,定子外设置有端板,端板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支撑引出轴的轴承,所述的储能飞轮外设置有真空罩,所述的真空罩与端板之间形成真空腔室,所述的转子发热部件上埋置转子热管,所述的转子热管外缘设置有冷却器,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导出转子的热量,所述的定子通过槽内嵌有定子热管,定子热管另一端与冷却器连接,通过热传导方式导出定子绕组和铁芯内部的热量。
所述的一种飞轮储能系统的冷却结构,其冷却器为空水冷换热或水冷换热。
所述的一种飞轮储能系统的冷却结构,其转子热管与冷却器之间为单面辐射传热。
所述的一种飞轮储能系统的冷却结构,其转子热管与冷却器之间为多面辐射传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定子热管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定子槽中,将定子绕组和铁芯内部的温度通过定子热管导出,并且将定子热管的另外一端连接到冷却器中,将定子的热量通过定子热管导入到冷却器上,将转子热管的一端埋置在转子的发热部件上,将转子热管的另外一端布置在引出轴上,此时转子热管与冷却器正面相对,转子的热量可以通过辐射,将转子的热量传递到冷却器上,通过冷却器对转子热管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定子,2—定子热管,3—转子,4—转子热管,5—冷却器,6—储能飞轮,7—真空腔室,8—真空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8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