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7007.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唐朝生;程瑶佳;谢约翰;刘博;吕超;李昊;王殿龙;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17/20;E02B3/12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王玉姣;陈彬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激发 培养 原位 微生物 固化 方法 | ||
1.一种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在土体中加入激发液促进土体内微生物繁殖,再向土体中加入胶结液固化土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土体的孔隙率、处理面积和处理深度,计算单次加入激发液和/或胶结液的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土体的孔隙率、处理面积和处理深度,计算单次加入激发液和胶结液的用量;
2)根据步骤1)算得的激发液用量在土体中加入激发液,每隔2~5d加入一次;
在准备加入下一次激发液之前,取样测量土体中脲酶活性;脲酶活性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土体水解的尿素量;根据脲酶活性判断激发液加入次数,当脲酶活性大于0.06mghydrolysed urea min-1g-1时,停止加入激发液;
3)根据步骤1)算得的胶结液用量在土体中加入胶结液,每隔2~5d加入一次;
在准备加入下一次胶结液之前,取样测量土体中碳酸钙含量;根据碳酸钙含量判断胶结液加入次数,当细粒土碳酸钙含量大于4.0%或粗粒土碳酸钙含量大于8.0%时,停止加入胶结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激发液单次用量Ve,为:
Ve=αnSH (1)
其中,Ve单位为m3;α为激发液用量修正系数,取值范围为1.05~1.55;n为土体孔隙率,%;S为处理面积,m2;H为处理深度,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胶结液单次用量Vc为:
Vc=βVe (2)
其中,Vc单位为m3;β为Vc/Ve,即胶结液单次用量与激发液单次用量之比,取值范围为0.9~1.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β>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α和β的取值取决于土体渗透系数,具体见表1:
表1 α和β的参考取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激发液成分为尿素,酵母提取物,葡萄糖和Tris-base缓冲液,所述尿素浓度为200~500mM,所述酵母提取物浓度为10~20g/L,所述葡萄糖浓度为20~40g/L,所述Tris-base缓冲液浓度为0.13M。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胶结液为尿素、氯化钙和营养肉汤;所述的尿素和氯化钙,浓度范围为0.1~2.0M,配比范围为1:3~3:1;所述营养肉汤浓度为5g/L。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利用激发培养原位微生物固化土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3)中的溶液加入方式为喷洒、灌浆、滴灌或漫灌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70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