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95547.4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谭敏佳;翟琳辉;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14;G01N30/34;G01N30/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张放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清洗 功能 纳升液相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纳升液相、切换阀组件、色谱柱组件和洗脱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阀组件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
所述色谱柱组件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色谱柱和第二色谱柱;
所述第一色谱柱和所述第二色谱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
所述洗脱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二切换阀连接;
所述纳升液相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给所述第一色谱柱或所述第二色谱柱上样;
所述第一色谱柱和所述第二色谱柱对上样所提供的样本进行梯度分析,并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为所述纳升液相系统后端待串联的质谱提供分析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色谱柱和所述第二色谱柱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在不同的位置间进行切换,并控制所述洗脱装置对所述第一色谱柱或所述第二色谱柱择一交替清洗和上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谱柱和所述第二色谱柱并行设置且具有相同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设置为六通切换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纳升液相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色谱柱连通,以对所提供的样本进行梯度分析;同时,所述洗脱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第二色谱柱连通,并清洗所述第二色谱柱,清洗后,向所述第二色谱柱上样;
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纳升液相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二色谱柱连通,以对所提供的样本进行梯度分析;同时,所述洗脱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第一色谱柱连通,并清洗所述第一色谱柱,清洗后,向所述第一色谱柱进行上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装置包括清洗泵,所述清洗泵用于清洗所述第一色谱柱和所述第二色谱柱。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谱柱和所述第二色谱柱构造为填充柱式或开管柱式的结构。
7.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纳升液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经由纳升液相上样;
对上样所提供的样本进行梯度分析,并提供分析结果;
获取所述分析结果,并发送第一色谱柱和第二色谱柱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控制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在不同位置间进行切换,并控制洗脱装置对所述第一色谱柱或所述第二色谱柱择一交替清洗和上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操控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在不同位置间进行切换,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操控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纳升液相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色谱柱连通;同时,所述洗脱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第二色谱柱连通;
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纳升液相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二色谱柱连通;同时,所述洗脱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第一色谱柱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洗脱装置对所述第一色谱柱或所述第二色谱柱择一清洗和上样,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纳升液相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一色谱柱连通,以对所提供的样本进行梯度分析;同时,所述洗脱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第二色谱柱连通,并清洗所述第二色谱柱,清洗后,向所述第二色谱柱上样;
在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纳升液相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阀与所述第二色谱柱连通,以对所提供的样本进行梯度分析;同时,所述洗脱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阀与所述第一色谱柱连通,并清洗所述第一色谱柱,清洗后,向所述第一色谱柱进行上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55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