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自带冠隔板叶栅半圈装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1755.7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5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成;胡宝成;马春光;张仁军;王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23;B23K9/235;B23K9/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隔板 叶栅半圈装焊 方法 | ||
一种汽轮机自带冠隔板叶栅半圈装焊方法,属于静叶栅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自带冠结构的隔板静叶栅焊接后半径方向尺寸精度差,上下半收缩量不一致,焊接量大和焊缝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自带冠隔板叶栅半圈装焊方法,将导叶片出汽侧朝上在隔板静叶栅装焊专用工装上摆好,各尺寸检查合格后盖上压环,并用螺栓进行一侧把紧,然后在相邻两个导叶片结合面上,避开内外圆焊接坡口的位置上,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自熔方式进行点焊固定,然后再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进行焊接加固,然后转去立车工序将静叶栅上的焊接坡口加工完成,然后对静叶栅进行预热、焊接及去应力热处理工作,本发明主要用于半圈结构隔板叶栅的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板静叶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自带冠隔板叶栅半圈装焊方法。
背景技术
超超临界汽轮机机组中CCH03.1201Z等中压第一级、CCH03.1401Z/CCH03.1501Z等低压第一级隔板静叶栅为自带冠结构,为了实现叶片组焊成圈便于与隔板内、外环之间进行装配焊接,设计要求相邻导叶片之间采用U型坡口进行焊接连接,因隔板导叶片数量较多,所以焊缝数量也较多(焊缝数量约为导叶片数量的2倍左右),焊接周期也较长且焊接过程中难以保证导叶片与导叶片之间每条焊缝的焊接质量都良好,所以焊后静叶栅常常需要进行消缺、补焊处理,且消缺量很大,焊后也常产生新的焊接变形。
因焊接工作量大,导致隔板静叶栅焊接过程中在圆周方向收缩量大且很难保证上、下半收缩量一致,这给焊前导叶片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增加了难度,且焊后隔板汽道尺寸精度也较差。因此提供一种汽轮机自带冠隔板叶栅半圈装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自带冠结构的隔板静叶栅焊接后半径尺寸精度差,焊接量大和焊缝质量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自带冠隔板叶栅半圈装焊方法;
一种汽轮机自带冠隔板叶栅半圈装焊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根据所要的叶栅半圈尺寸和单个导叶片的尺寸,确定所需要的导叶片个数N,N为正整数;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N个导叶片的出汽侧朝上,依次在隔板静叶栅装焊专用工装上摆好,并检查摆好的导叶片所组成的隔板静叶栅各个尺寸无误后盖上压环、压紧;
步骤三:利用螺栓对步骤二中由导叶片所组成的隔板静叶栅的一侧进行把紧,并在隔板静叶栅中的相邻两个导叶片內围带和外围带上分别标注焊接坡口加工的位置;
步骤四: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自熔方式对步骤三中相邻两个导叶片的內围带和外围带上分别进行点焊固定,点焊时避开步骤三中所标注的焊接坡口的位置;
步骤五: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对步骤四中点焊固定后的隔板静叶栅进行焊接加固;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焊接加固后的隔板静叶栅与装焊工装一起装卡在立式车床的工作卡盘上,在隔板静叶栅的内围带和外围带上分别加工两条焊接坡口;
步骤七:对步骤六中加工有焊接坡口的隔板静叶栅进行预热处理;
步骤八:对步骤七中进行预热处理后的隔板静叶栅分别沿内围带和外围带上的焊接坡口进行焊接固定;
步骤九:对步骤八中焊接坡口进行焊接固定后的隔板静叶栅进行去应力处理,去应力处理后完成隔板叶栅半圈装焊工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