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字形截面内藏BFRP网格的生土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7851.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芳;卢宇杰;杨航;刘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苏虹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形 截面 内藏 bfrp 网格 生土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字形截面内藏BFRP网格的生土墙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墙体和居中竖直设置于墙体内部的BFRP网格,所述墙体呈一字形,由掺入生物质纤维的生土砌筑而成;所述BFRP网格呈正交网格状。本发明墙适用于低、多层乡镇建筑结构体系;内部设置了BFRP网格,BFRP竖向型材和生土协同承重,提高了竖向承载力和抗剪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生土墙的抗震性能;并在生土中掺入生物质纤维,相比于传统生土墙变形性能和抗裂能力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土墙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字形截面内藏BFRP网格的生土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生土墙体材料具有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热工作性能好、污染少、可循环利用等优势,是生态化的建筑材料,可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生土结构是村镇建筑大量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生土是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建筑材料。传统生土材料无需经过焙烧简单进行加工后即可用于房屋建造,按建造方法可以分为夯土建筑和土砖墙建筑,虽然造价低廉、施工简便,但是由于传统生土材料强度较低,耐水性能差,砌筑成的墙体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都较低。生土建筑的震害较为严重,因此传统的生土建筑难以满足现实的抗震规范和居住要求,且目前制备的生土墙体承载能力低,抗裂和变形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生土墙整体性差,抗震性能薄弱,承载能力低等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一字形截面内藏BFRP网格的生土墙,其具有构造简单、绿色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一字形截面内藏BFRP网格的生土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字形截面内藏BFRP(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网格的生土墙,包括墙体和居中竖直设置于墙体内部的BFRP网格,所述墙体呈一字形,由掺入生物质纤维的生土砌筑而成;所述BFRP网格呈正交网格状,并沿墙体的高度方向设置。
其中,BFRP为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网格是由BFRP材料相互连接制成,其横向和竖向的连接节点处固接;生土为简单加工的原状土,通过把自然形成的原生土壤进行简单的筛分处理,得到具有颜色均匀、结构细密,质地紧凑、纯净的生土材料;BFRP网格架立后,掺入生物质纤维的生土可采用一次性砌筑而成。
优选地,所述BFRP网格采用BFRP竖向型材和BFRP横向型材固定连接制成,或采用BFRP竖向型材和BFRP横向筋材固定连接制成;BFRP网格采用BFRP横向筋材更能有效发挥筋材的高抗拉能力。BFRP竖向型材和BFRP横向型材的截面形式不限,截面尺寸根据生土墙实际要求选取;其中,若采用BFRP竖向型材和BFRP横向型材制成,BFRP网格的横向型材和竖向型材在连接节点处固接,竖向型材和生土部分协同承载,横向型材起到连接竖向型材和侧向支撑的作用,减少竖向型材的有效计算长度;若采用BFRP竖向型材和BFRP横向筋材制成,类似地,BFRP网格的竖向型材和横向筋材在连接节点处固接BFRP竖向型材与生土部分协同承载,BFRP横向筋材起拉结竖向型材的作用,可为竖向型材提供侧向支撑,减少其计算长度;从而提高生土墙的整体性能。
进一步地,考虑到竖向型材起承重作用,而横向型材或横向筋材起侧向连接、支撑作用,且BFRP型材的强度较高,价格较贵,故相邻BFRP竖向型材之间的间距均为500~700mm。竖向型材沿纵向等距排列,横向型材或横向筋材沿横向等距排列。相邻横向型材或筋材之间的间距取竖向的2倍左右,既满足使用要求,也能控制成本,即相邻BFRP横向型材或相邻BFRP横向筋材之间的间距均为1000~1400mm。
优选地,所述BFRP竖向型材和BFRP横向型材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槽形、矩形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BFRP横向筋材的直径为6~8mm,起拉结竖向型材的作用。
优选地,BFRP竖向型材和BFRP横向型材的横截面形状为空心的正方形,其壁厚为2.5~3mm,外边长为10~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预制承压板
- 下一篇:一种AI人工智能无线内窥镜摄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