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5450.5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5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方科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H23/02;H03H1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李霞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睡眠 电磁波 共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睡眠枕上的主控芯片接收传感器采集到的人体脑电波频率信号并与样本信号比对判定当前人体所处在状态;
主控芯片根据人体脑电波频率信号通过算法向LC滤波电路给出特定频率的数字信号,频率波动时间初始值按设定时间;
LC滤波电路将主控芯片发出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数字信号转化成类正弦波信号转递给植入枕头表面的压电陶瓷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时间根据实验结果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出数字信号的频率由内部时钟产生,频率可实现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C滤波电路的滤波用于减少过程中振动噪音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片产生微弱的低频震动作用于人的颈部和头部,且产生的低频振动与电磁波频率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项所述的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内部定时器每隔20s产生变化1Hz频率,变化次数和时间存储在主控芯片的寄存器中,初始默认时间由实验参数分析得到,规定时间进入睡眠后,电子睡眠枕自动切断供电进入休眠状态;寄存器内存储记录本次人体进入睡眠的时间,该时间参数累计统计并通过算法对下次使用的频率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人体脑电波频率信号判断人体进入睡眠的时间,根据进入睡眠的时间调整作用频率的叠加和缩减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睡眠枕电磁波共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的控制方法设有默认参数模式和个体参数调整模式两种状态;其中默认参数模式中的参数均为系统设定的固定值,个体参数调整模式中的参数为用户设定数据。
9.一种电子睡眠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脑电波信号;
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根据人体脑电波频率信号通过算法向LC滤波电路给出特定频率的数字信号;
LC滤波电路,所述LC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后输送至振动产生装置;
振动产生装置,用于接收经过LC滤波电路的产生电信号且根据接收的电信号产生振动。
10.一种电子睡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用于采集人体脑电波信号;
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数据线与传感器电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人体脑电波信号,且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根据人体脑电波频率信号通过算法向LC滤波电路给出特定频率的数字信号;
LC滤波电路,所述LC滤波电路连接在主控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且与压电陶瓷片电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后输送至压电陶瓷片;
压电陶瓷片,所述压电陶瓷片安装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用于产生振动向人体头部输入振动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方科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方科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54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离心磨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肽冻干粉修复面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