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啶脲关键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8696.1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根林;殷剑虎;王刚;丁克鸿;徐林;汪洋;聂庆超;陈耀坤;李良善;何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5/26 | 分类号: | C07C205/26;C07C201/12;C07C2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啶脲 关键 中间体 硝基 苯酚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啶脲关键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合成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氯气和盐酸体系中以对硝基苯为原料制备2,6‑二氯‑4‑硝基苯酚,不仅产品收率高,而且盐酸能够抑制副产物的产生,产品纯度高,盐酸母液能够循环利用,实现了“三废”资源化利用;利用该方法进行2,6‑二氯‑4‑氨基苯酚合成时由于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纯度高,能够制得高纯度的2,6‑二氯‑4‑氨基苯酚,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氟啶脲关键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氟啶脲(CAS:71422-67-8)是一种苯甲酰脲类高效低毒杀虫剂,该化合物是1982年由日本石原公司发现的一种苯甲酰脲类几丁质抑制剂,是一种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同时,该药对人畜低毒,对环境影响小,对捕食害虫的天敌安全,是一种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品种。
氟啶脲的合成主要是以2,6-二氯-4-氨基苯酚为原料,与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经醚化反应得到3,5-二氯-4-(3-氯-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胺;并进一步与2,6-二氟苯甲酰胺和固体光气的反应产物,2,6-二氟苯甲酰异氰酸酯进行反应,经过缩合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氟啶脲。2,6-二氯-4-氨基苯酚一般是在其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的基础上还原得到。
因此,如何合成纯度和收率均高的2,6-二氯-4-硝基苯酚成为工业生产的氟啶脲的关键。
阮文林等人公开了以2,6-二氯苯酚为原料,四氯乙烯为溶剂,采用硝化催化剂和硝酸合成2,6-二氯-4-硝基苯酚,得到的2,6-二氯-4-硝基苯酚纯度大于99.0%(参见“2,6-二氯-4-氨基苯酚的合成”,阮文林等,农药,第51卷第3期,第184-185页)。但该方法以2,6-二氯苯酚为原料,原料不易得且价格昂贵;此外,该方法需在溶剂中进行,需要对溶剂进行回收后处理,无形中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
吕恩雄等人摘译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以对硝基苯酚和35%浓度的双氧水为原料合成了2,6-二氯-4-硝基苯酚(参见“2,6-二氯-4-硝基苯酚的新制法”,吕恩雄等,广东化工,第68卷第4期,第67页)。该方法2,6-二氯-4-硝基苯酚收率虽然可达95%,但双氧水浓度较高,极不稳定,易分解。此外,双氧水和对硝基苯酚合成2,6-二氯-4-硝基苯酚会产生较多杂质,得不到高纯度的产品。
周金培等人公开了采用对硝基苯酚和氯气为原料,碘化钾为催化剂合成2,6-二氯-4-硝基苯酚(参见“杀虫剂氟铃脲的合成”,周金培等,化学世界,第9期,第36-37页)。该方法母液可多次套用,但需加入催化剂,存在催化剂分离、回收问题。
综上所述,上述方法中均存在合成的2,6-二氯-4-硝基苯酚杂质多,纯度不高或催化剂分离困难等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2,6-二氯-4-硝基苯酚合成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纯度低或催化剂分离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啶脲关键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合成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氯气和盐酸体系中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制备2,6-二氯-4-硝基苯酚,无需添加催化剂即可实现对硝基苯酚的氯化反应,不存在催化剂的分离的问题,同时制得的产品纯度和收率均高;利用该方法进行2,6-二氯-4-氨基苯酚合成时由于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纯度高,能够制得高纯度的2,6-二氯-4-氨基苯酚,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啶脲关键中间体2,6-二氯-4-硝基苯酚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硝基苯酚在盐酸中与氯气进行氯化反应,生成2,6-二氯-4-硝基苯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8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刨削器及刨削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