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防水层、模板台车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7529.5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科;郦亚军;甘目飞;陈国栋;尚寒春;刘雄伟;王微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4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防水层 模板 台车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层、模板台车及施工方法,该防水层包括EVA防水板和泡沫板,所述EVA防水板侧面粘接所述泡沫板侧面,所述EVA防水板用于朝向隧道内侧,所述泡沫板用于朝向围岩一侧。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层、模板台车及施工方法,能够大幅提升隧道结构防水性能、大幅提升二次衬砌浇筑质量、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以及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防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防水层、模板台车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结构位于地下,不可避免的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在修建隧道及地下工程时,地下水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困扰设计施工的一大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山岭隧道、城市地下隧道,但由于防水材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原因,导致了隧道结构在运营之后大量的渗漏水,严重影响了隧道结构耐久性及运营安全。
如图1所示,目前国内外几乎绝大部分的铁路、公路隧道采用的防水方法是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一道防水层,该防水层为采用EVA防水板+土工布。
上述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一般是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完成后,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表明布置热熔垫片,并采用射钉将热熔垫片与土工布一同固定在喷混凝土表面;采用防水板作业台车,将防水板(卷筒状)借助卷扬机由一侧边墙底部经过拱顶铺向另一侧边墙,在铺开的过程中将防水板固定与热熔垫片之上。受铺设工艺缺陷影响,采用此方法施工一幅防水板宽度一般仅能做到3m以内,才能方便安装,否则难以施工安装,每一幅防水板之间采用搭接焊缝连接防止漏水;待施工完多幅防水板后,即进行衬砌钢筋绑扎(若有)与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工序。
目前铺设防水板的方法具有如下缺点:
1、直接在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基面上铺设防水板,根据规范要求,需保证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平整度D/L≤1/20,对于喷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高;当平整度不达标时,需修补喷混凝土凹凸面,降低工序施工效率。
2、直接在喷混凝土基面上铺设防水板,需割除过长的锚杆端头,费时费力;且锚杆端头极易将防水板刺破,从而严重降低防水效果。
3、采用的施工方法导致防水板幅宽较小,使得焊接接头较多,导致焊接作业频繁,防水板背后喷混凝土基面不平整,对防水板接头焊接质量有很大影响,难以保证焊接接头不渗水。
4、由于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凹凸不平,且大量存在锚杆端头,导致防水板不能与喷混凝土表面密贴,后期浇筑衬砌混凝土时,混凝土侧压力极易将防水板崩裂成孔,形成漏水通道,极大降低防水性能。
5、铺设防水板时很容易造成防水板富余不足,使得衬砌混凝土浇筑时防水板紧绷,极易导致拱顶衬砌厚度不足、拱顶衬砌背后形成空洞,如图2所示,严重降低二次衬砌结构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防水板及其施工方法对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平整度要求高,当平整度不达标时,需修补喷混凝土凹凸面,施工效率低;喷混凝土凹凸不平,且大量存在锚杆端头,导致防水板不能与喷混凝土表面密贴,后期浇筑衬砌混凝土时,混凝土侧压力极易将防水板崩裂成孔,形成漏水通道,极大降低防水性能;容易在衬砌背后形成空洞,严重降低二次衬砌结构承载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防水层、模板台车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防水层,包括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板和泡沫板,所述EVA防水板侧面粘接所述泡沫板侧面,所述EVA防水板用于朝向隧道内侧,所述泡沫板用于朝向围岩一侧。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层,能够大幅提升隧道结构防水性能、大幅提升二次衬砌浇筑质量、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以及降低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7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