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3984.8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9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秀丽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铂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1 | 代理人: | 张天翔 |
地址: | 261442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临床 介入 治疗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涉及导管的固定领域,针对现有的针对进入导管使用的固定板或固定带不但容易使导管发生位移,而且对导管的固定效果差,不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固定,同时容易在使用时导致导管产生震动,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底座的一端焊接有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本发明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能够通过导管不同的工作用途对其进行不同的固定,同时能够减轻导管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方便对导管的调节,使用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的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心脑血管患者在进行血管介入导管治疗都是将很长的导管插入人体内部,由于导管很长,为了使导管顺利的进入身体内,需要将位于身体外部的导管进行固定,一般采用医用胶布粘贴,医用胶布粘贴范围小且只能粘贴细小的软质导管,不能长时间固定,如果导管滑动会增加患者痛苦,因此需要实现对介入导管进行固定的医疗器械。
现有的针对进入导管使用的固定板或固定带不但容易使导管发生位移,而且对导管的固定效果差,不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固定,同时容易在使用时导致导管产生震动,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心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针对进入导管使用的固定板或固定带不但容易使导管发生位移,而且对导管的固定效果差,不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固定,同时容易在使用时导致导管产生震动,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底座的一端焊接有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圈螺纹套设有螺管,所述螺管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螺管的一端铰接有与侧板滑动连接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套设有与底座顶部焊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二挡板,所述限位杆的两侧设有与升降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二下固定架,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上固定架,所述顶板的两侧套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挡板,所述活动杆的底端焊接有第一上固定架,所述升降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下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与底座的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外圈套设有一端与底座顶部焊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升降板的底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限位杆穿过第一通孔与底座的顶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套设有滑块,所述升降板的两侧与滑块焊接,所述滑槽与滑块的横截面为T型。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圈套设有一端与第一上固定架焊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上固定架的一端与顶板的底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动杆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一上固定架和第一挡板焊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秀丽,未经崔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