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位差分解调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2244.2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琪真;范存政;李豪;刘涛;贺韬;闫志君;刘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H9/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位差 解调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位差分解调方法及系统,属于相位解调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对待解调目标信号与参考噪底信号进行前置处理;S2初始化N=1,初始化信号以截止频率进行低通滤波;S3低通滤波处理后的信号进行N阶信号压缩,信号解缠绕,N阶信号恢复,分离恢复信号,偏置补偿;S4目标信号若解调成功,则输出进行偏置补偿后的目标信号,否则判断偏置补偿后的参考噪底信号是否可以进行N+1阶信号解调,若可以,则N=N+1,转至步骤S3;否则,若N阶截止频率不为0时则降低低通滤波的N阶截止频率,转至步骤S2。本发明扩大可相位解调目标信号的动态范围,使得所有相位解调型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位解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相位差分解调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纤传感领域,基于相位敏感的光时域反射的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由于具有长距离、高精度、线性探测和稳定性高的优势,已经应用于铁路安全监测、管道监测和周界安全检测等诸多工程领域。在技术中使用光纤作为传感介质,声波作用在传感光纤上会使光纤产生轴向的伸缩。当光在光纤中传播时,光的相位也会随之改变,技术就是通过解调光的相位获知声波信号。由于相位信息具有周期性,解调结果被缠绕在一个2π的周期内,当声波信号较大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信号超出一个相位周期的情况,从而产生信号的失真。
通常的恢复手段是使用解缠绕算法,即通过对每个时刻的相位信号加减2π的整数倍,从而将信号恢复到本应存在的周期内。这种方法可以恢复相邻两个时刻的相位之差小于等于π的信号,但是对于相邻两个时刻的相位之差大于π的信号仍然无能为力。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对工程应用产生很大的阻碍。
现在也有提出通过改进结构来实现大信号恢复,比如双波长法同时发射不同波长的探测脉冲,对两个波长探测结果进行组合,来实现大信号的探测,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硬件成本,而且由于两波长的损耗有较大的差距,探测距离较短,又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相位差分解调方法及系统,扩大可解调目标信号的动态范围,让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位差分解调方法,包括:
S1:对待解调目标信号与待解调参考噪底信号进行前置处理,获取初始化信号;并设置低通滤波的初始截止频率为信号采样率;
其中,待解调参考噪底信号是在与待解调目标信号相同探测条件下的噪底信号;
S2:初始化N=1,并初始化信号进行低通滤波;
S3:低通滤波处理后的信号依次进行N阶信号压缩,信号解缠绕,N阶信号恢复,分离恢复信号中的目标信号和参考噪底信号,以及对分离后的信号进行偏置补偿;
S4:判断N是否为1,若为1,则令N=N+1,转至步骤S3;否则,转至步骤S5;
S5:判断进行偏置补偿后的目标信号是否解调成功,若解调成功,则输出进行偏置补偿后的目标信号,解调结束,否则,转至S6;
S6:判断进行偏置补偿后的参考噪底信号是否可以进行N+1阶信号解调,若可以,则N=N+1,转至步骤S3;否则,转至步骤S7;
S7:判断截止频率是否为0,若不是,则降低低通滤波的N阶截止频率,转至步骤S2;否则认为解调失败,解调结束。
优选地,获取初始化信号的方法为:
S1.1对待解调目标信号与待解调参考噪底信号均进行希尔伯特变换,获取待解调目标信号的正交信号与待解调参考噪底信号的正交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2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