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768.8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齐伟;陈宏刚;陈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标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20;B29C64/386;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0;B33Y50/02;B29K6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3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固化 打印 方法 系统 | ||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3D打印原料,并将熔融状态的3D打印原料输送至3D打印头;建立待3D打印物体的三维模型;对待3D打印物体进行分层处理;根据待3D打印物体每层截面的轮廓信息确定激光器的扫描轨迹及相应的固化深度;根据固化深度确定激光频率,并依据激光频率得到激光扫描器的电脉冲扫描信号数据;打印头喷出3D打印原料进行3D打印操作;调整各光源模块的照射范围,并通过照射使打印层固化;当每层打印完成后,控制打印工作台下降一个打印层的距离,实现逐层光固化3D打印操作;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系统。本发明优化了光固化3D打印方法,改善了光固化3D打印系统,使3D打印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进行控制,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光固化技术是-项节能和清洁环保型技术,能耗仅为传统汞灯的十分之一,且不含溶剂、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不会向大气排放毒气和二氧化碳,故被誉为绿色技术;光固化技术是通过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使液态的环氧丙烯酸树脂高速聚合而成固态的一种光加工工艺,光固化反应本质上是光引发的聚合、交联反应;光固化涂料是光固化技术在工业上大规模成功应用的最早范例,也是目前光固化产业领域产销量最大的产品,规模远大于光固化油墨和光固化胶粘剂,而环氧丙烯酸是主要的光固化涂料;
光固化技术在3D打印方面也日益重要,其原理是聚合物单体与预聚体组成光引发剂(光敏剂),经过UV光照射后,引起聚合反应,完成固化;
但现有的光固化3D打印方法操作复杂,使用不便,费时费力,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相应的光固化3D打印系统不方便对打印过程进行控制,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优化了光固化3D打印方法,改善了光固化3D打印系统,使3D打印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进行控制,省时省力。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入3D打印机,并识别对应于该3D打印机的打印技术类型以及该3D打印机的具体型号;
S2、根据识别出的打印技术类型和具体型号生成对应于该3D打印机的设计打印模式;
S3、对原材料和粘结剂进行熔融混炼,制备3D打印原料,并将熔融状态的3D打印原料输送至3D打印头;
S4、获取待3D打印物体的信息并建立待3D打印物体的三维模型;
S5、根据S2中的三维模型数据,对待3D打印物体进行分层处理,得到每层截面的轮廓信息;
S6、根据待3D打印物体每层截面的轮廓信息确定激光器的扫描轨迹及相应的固化深度;
S7、根据固化深度确定激光频率,并依据激光频率得到激光扫描器的电脉冲扫描信号数据;
S8、打印头喷出3D打印原料进行3D打印操作;
S9、控制多个光源模块进行水平轴向移动并调整各光源模块的照射范围,并通过照射使打印层固化;
S10、当每层打印完成后,控制打印工作台下降一个打印层的距离,实现逐层光固化3D打印操作。
优选的,在S1中,通过获取3D打印机的特征参数或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来识别打印技术类型。
优选的,在S1中,通过获取3D打印机的特征参数或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来识别其具体型号。
优选的,在S5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对三维模型进行编辑,并根据编辑后的三维模型生成打印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标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标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