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768.8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齐伟;陈宏刚;陈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标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20;B29C64/386;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B33Y50/00;B33Y50/02;B29K6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3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固化 打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接入3D打印机,并识别对应于该3D打印机的打印技术类型以及该3D打印机的具体型号;
S2、根据识别出的打印技术类型和具体型号生成对应于该3D打印机的设计打印模式;
S3、对原材料和粘结剂进行熔融混炼,制备3D打印原料,并将熔融状态的3D打印原料输送至3D打印头;
S4、获取待3D打印物体的信息并建立待3D打印物体的三维模型;
S5、根据S2中的三维模型数据,对待3D打印物体进行分层处理,得到每层截面的轮廓信息;
S6、根据待3D打印物体每层截面的轮廓信息确定激光器的扫描轨迹及相应的固化深度;
S7、根据固化深度确定激光频率,并依据激光频率得到激光扫描器的电脉冲扫描信号数据;
S8、打印头喷出3D打印原料进行3D打印操作;
S9、控制多个光源模块进行水平轴向移动并调整各光源模块的照射范围,并通过照射使打印层固化;
S10、当每层打印完成后,控制打印工作台下降一个打印层的距离,实现逐层光固化3D打印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通过获取3D打印机的特征参数或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来识别打印技术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通过获取3D打印机的特征参数或接收用户的输入数据来识别其具体型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三维模型进行编辑,并根据编辑后的三维模型生成打印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需求判断是否添加支撑结构;若添加支撑结构,则根据编辑后的三维模型添加支撑结构,并在根据编辑后的三维模型和支撑结构生成打印文件;若不添加支撑结构,则根据编辑后的三维模型生成打印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D打印过程中,实时监测3D打印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光固化3D打印前,还需检测3D打印机状态是否满足打印条件;
若3D打印机状态满足打印条件,则进行3D打印操作;否则,继续检测直至3D打印机状态满足打印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方法还提出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通讯模块、分析模块、进料控制模块、第一位置控制模块、打印台高度控制模块、第二位置控制模块和光固化控制模块;
中央处理器通讯连接通讯模块、分析模块、进料控制模块、第一位置控制模块、打印台高度控制模块、第二位置控制模块和光固化控制模块,用于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并收发指令;
通讯模块,用于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
分析模块,用于对待打印3D物体进行分析并生成三维模型,以及对其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进料控制模块,用于控制3D打印原料进入打印头的速度;
第一位置控制模块,用于对打印头的位置进行控制;
打印台高度控制模块,用于对打印台的高度进行控制,已实现逐层打印;
第二位置控制模块,用于对光源模块的位置进行控制;
光固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光源模块的激光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标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标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7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