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盒、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1826.0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伟;黄福勇;刘味果;段肖力;段建家;王峰;岳一石;王海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B17/00;G08B17/10;G08B25/08;H02G15/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压力 气体 监测 功能 智能 电缆 防爆 系统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盒、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的智能电缆防爆盒包括防爆盒本体,防爆盒本体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组件、监测信息发送模块和电池,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监测信息发送模块相连,电池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组件、监测信息发送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气体检测传感组件具备氯化氢、苯、乙醛三者中至少一种气体检测功能。本发明的智能电缆防爆盒及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缆中间接头位置所产生的压力、气体进行监测,从而可以实现在火灾发生前及时处理故障隐患,既保护了中间接头的安全,又避免了火灾的发生,极大提升电力电缆的运维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传输技术的电缆连接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盒、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化发展使电力电缆使用越来越多,电缆事故率也随之增多,运行经验表明高压电缆事故大部分是发生在电缆中间接头位置。由于质量和安装工艺等原因,电缆中间接头一旦发生爆炸,往往会酿成电气火灾,把周围相邻电缆也破坏,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电缆中间接头位置都安装了普通防爆盒后,对电缆接头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中间接头已经发生了爆炸事故后的防蔓延。但是,如何实现电缆防爆盒的爆炸监测和预防,则仍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盒、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的智能电缆防爆盒及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缆中间接头位置所产生的压力、气体进行监测,从而可以实现在火灾发生前及时处理故障隐患,既保护了中间接头的安全,又避免了火灾的发生,极大提升电力电缆的运维水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盒,包括防爆盒本体,所述防爆盒本体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组件、监测信息发送模块和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监测信息发送模块相连,所述电池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组件、监测信息发送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所述气体检测传感组件具备氯化氢、苯、乙醛三者中至少一种气体检测功能。
可选地,所述防爆盒本体为套管结构且中部横向突出使其内部形成安装腔,所述压力传感器、气体检测传感组件、监测信息发送模块和电池安装在安装腔内。
可选地,所述防爆盒本体中部横向突出的部位外壁上设有泄能孔。
可选地,所述防爆盒本体采用玻璃钢制成。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系统,包括通讯中继装置和前述的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盒,所述智能电缆防爆盒的监测信息发送模块通过通讯中继装置与网络相连。
可选地,所述通讯中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LoRaWAN通讯中继模块和电池模块。
可选地,一种前述具有压力和气体监测功能的智能电缆防爆盒的应用方法,实施步骤包括:所述监测信息发送模块定时采集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气体检测传感组件检测的气体数据,如果气体数据或压力数据超过预设阈值,则向指定的管控后台发送气体数据以及压力数据。
可选地,所述向指定的管控后台发送气体数据以及压力数据之后还包括:管控后台生成报警信息并推送给站内运维人员的终端设备以提醒提醒查询或解决故障隐患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1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