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QuEChERS-LC-MS/MS快速测定植物油中丙烯酰胺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50330.1 申请日: 2020-04-01
公开(公告)号: CN111398458B 公开(公告)日: 2022-03-04
发明(设计)人: 张艳侠;刘艳明;孙珊珊;祝建华;赵慧男;胡梅;王明栋;郑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36;G01N30/72;G01N30/86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王翠翠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改进 quechers lc ms 快速 测定 植物油 丙烯酰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QuEChERS‑LC‑MS/MS快速测定植物油中丙烯酰胺的方法,油样品中丙烯酰胺用乙腈提取,冷冻除脂后,上清液经MgSO4、C18、PSA和GCB吸附剂进行净化,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甲醇‑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三重四极杆质谱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丙烯酰胺在1‑5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7。其中方法检出限为2μg/kg,定量限为5μg/kg。加标回收率在96.4%~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74%。本发明前处理操作简单高效,不经浓缩直接上机测定,方法回收率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QuEChERS-LC-MS/MS快速测定植物油中丙烯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酰胺主要存在于煎炸与过度焙烤食物中,为2A类致癌物,对动物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多种毒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等机构警告公众关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呼吁采取措施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首次瑞典科学家在烘烤、油炸等食品中发现丙烯酰胺后,其食品中的污染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2018年星巴克丙烯酰胺致癌风波以及2019年“锋味曲奇含有丙烯酰胺物质”和“无印良品饼干致癌”事件的不断爆出,再次将丙烯酰胺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到风口浪尖。目前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丙烯酰胺含量不能超过0.5μg/L以外,各国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没有限量值规定。

自2002年瑞典科学家首次报道在烘烤、油炸等食品中发现丙烯酰胺以来,各国对各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的数据包含早餐谷物、土豆制品、咖啡及其类似制品、奶类、糖和蜂蜜制品、蔬菜和饮料等主要消费食品,含量比较高的食品有高温加工的土豆制品(包括薯片、薯条等)最高含量5.312 mg/kg,咖啡及其类似制品最高含量7.3mg/kg,早餐谷物类食品最高含量7.834 mg/kg,其它种类食品0.1mg/kg以下。

国内外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对煎炸或焙烤物中丙烯酰胺的研究较多,对煎炸油的研究却较少。2007年White.Son Christopher等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对煎炸油中丙烯酰胺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油被加热,高浓度的丙烯酰胺被检测到,炸薯条的油比炸鱼的油产生的丙烯酰胺高。该研究仅考察了三种不同的煎炸物下一种油中丙烯酰胺的产生情况,没有对其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探索,且其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定性差且定量灵敏度太低,不满足检测要求。G.Daniali等人分别在2016和2018年利用文献中薯条中丙烯酰胺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研究了食用油加热处理后丙烯酰胺的产生情况,其通过模型研究的方式报道了不同氨基酸、不同食用油及不同加热温度等条件对食用油中丙烯酰胺产生量的区别。该研究未对检测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所用前处理方法为薯条、饼干等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过程复杂,回收率低,对煎炸油中丙烯酰胺的检测不适用。检测技术方面,目前对油炸物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毛细管电泳法和传感器法等。其中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需要衍生,前处理较复杂,使用溴化试剂,条件苛刻等缺点。液相色谱法灵敏度较差,干扰严重,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定量定性准确及不需要衍生等特点,成为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的主要方法。目前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有固相萃取柱法,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及分子印迹等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繁琐,且对于食用油这种基质复杂样品存在净化效果差、样品回收率低等缺点。我国现行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标准主要有GB 5009.204-2014(HPLC-MS/MS法和 GC-MS法)和SN/T 2096-2008(GC-MS),除了气相色谱-质谱法需要衍生过程复杂的缺点外,净化手段采用丙烯酰胺经典前处理方法,即水提取后双固相萃取柱净化方法,存在操作复杂,回收率低等缺点,方法不适用于植物油中丙烯酰胺的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