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0974.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熊成宇;宋宝顺;雷唐林;李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4;E21D11/00;E21D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53003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交叉口 小导洞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新增斜井与正洞的相交角度为60°,新增斜井底端加强段衬砌钢架为I14钢架,纵向间距1.2m,属Ⅲ级围岩;新增斜井加强段开挖宽度11.16m,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宽度为12.89m;斜井底端钢架转向需调整型钢钢架间距,斜井洞右侧钢架间距按1.2m/榀设置,斜井洞左侧钢架间距按1.8m/榀设置,经过10榀钢架的调节,逐步将斜井钢架由垂直斜井中心线方向转向平行于正洞中心线方向;
步骤二、门架作为正洞钢架的受力支撑平台。门架由双拼I22b型钢钢架组合焊接加工而成。当斜井施工至底端第10榀前,先扩挖安装双拼I22型钢拱架,拱架安装完成后施作斜井底端第10榀拱架,并与双拼拱架焊接牢固,在拱架中部各设置一对锁脚锚杆焊接固定,斜井拱架与双拼型钢拱架顶部采用I22型钢焊接;
步骤三、斜井断面转向初支采用I14型钢钢架,以斜井全断面掘进转向。转向段外侧长度19m,转向内侧长度7m,按10榀钢架完成转向,外侧钢架间距10×1.9m,内侧钢架间距10×0.7m,转向阶段拱顶标高逐步抬高与正洞洞顶标高一致;
步骤四、喇叭口扩挖采用6榀I14型钢初支钢架完成,喇叭口扩挖长度5m,共6榀型钢钢架,间距1.0m,第6榀钢架扩挖至正洞上台阶正常断面,扩挖段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及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步骤五、形成正洞上台阶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继续施工约20m后停止施工,喷砼封闭掌子面;
步骤六、正洞交叉口段初支拆换施工是新增4#斜井与主洞交叉口施工的重点。拆换段有喇叭口段、斜井断面正洞内转向段,总体长度约3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小导洞拱架反向拆除前,沿主洞设计开挖轮廓线外按照纵向240cm×环向40cm间距施作长4m的Φ42×4超前小导管,严格注浆工艺,超前小导管尾端与钢架焊接牢固;
第二步、拆换型钢钢架应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拆换型钢钢架应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每次拆换1榀钢架,采用弱爆破结合破碎锤、人工风镐拆换。严禁放大炮多榀钢架同时拆换,确保交叉口段施工安全;
第三步、双拼门架范围内,正洞I14型钢与门架的连接采用钢板加螺栓连接,末端设置型钢小牛腿抵挡,加强钢架与门架的连接。在门架上方增设2对长度3m的φ20药卷锁脚锚杆,并在异形钢架与主洞I14型钢链接处两侧设置2对长度3m的φ20药卷锁脚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榀~9榀钢架为变断面异形钢架,钢架宽度、高度逐步变化。第10榀、11榀钢架并列焊接,在其外制作I22b型钢制作门架并与钢架焊接牢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洞反向拆换至转向异形段时,先进行正洞I14拱架测量放样,于小导洞拱架与正洞拱架相交处右侧,在小导洞I14拱架上打设长度3m的φ20药卷锁脚锚杆后,再对锁脚锚杆下方的I14拱架进行切除,及时进行主洞I14拱架安装等初支作业,凿除拆换过程对拆换前的钢架和正洞拆换后的钢架一同监测,预警交叉口段拱顶大面积坍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中加强所述正洞与交叉口处监控量测,涉及断面变化处及交叉口位置均布置监控量测点,并在每次开挖后及时埋设观测点并读数,初始读数控制在开挖后12h内读取,通过监控数据得出结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的长度为410m,与主洞右洞相交于YK42+810,井底加强段与正洞交角为60°,最大坡度为10%,加强段坡度为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叉口小导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4.75m,净高5m,最大断面面积达213平方米,桐梓隧道全长10497m,最大埋深639.6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09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