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线追踪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33725.0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0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纪腾飞;王健;黄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亮 |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追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线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导入场景数据,确定传播射线路径;根据蚁群算法在传播射线路径中获取优势路径;设定误差阈值;多线程并行加速,在满足误差阈值的前提下输出最优射线路径及传播损耗值;其中,所述根据蚁群算法在传播射线路径中获取优势路径具体为:根据蚁群算法统计优势射线路径组合方案;建立禁忌表存放蚁群算法遍历后的优势射线路径组合方案;在禁忌表中寻找最优射线路径组合方案。本发明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射线在场景中的遍历时间,选取优势射线替代所有射线;提高射线追踪的适用性,预测复杂场景的信道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中的信道估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线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需要对信道特性有广泛的了解,射线追踪是预测信道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完全基于电波传播的物理原理,射线追踪法适用于各类特定场景的电波传播仿真。
国外研究人员Eamonn M.Kenny和Eamonn O.Nuallain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对多点的三维凸空间射线追踪技术[1],将室内建筑模型划分为自由填充的凸空间,生成一种可计算和存储的可见性列表,得到一种有效的图像反射和衍射路径生成算法,和传统的射线追踪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以有效地优化基站收发器的位置,并且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HosseinAzodi,Uwe Siart以及ThomasF.Eibert等人提出了一种确定性射线追踪模拟器[2],通过体素化技术定义被测几何图形,提高了这种射线追踪器的灵活性。其光照矩阵能够识别所有观测点的贡献射线,并简化场强叠加的计算过程。由于使用了大小相同的矩阵,避免了循环计数,提高了射线追踪的计算效率;在参考文献[3]中,Andres Navarro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球的新技术,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结合数值方法和三维射线追踪模型模拟室内环境中的多径传播,大幅度提高了射线追踪的追踪效率。
国内研究人员在参考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局部口面网格优化算法,将射线管总口面划分为局部口面网格,在每局部口面上抽取采样射线管用于判断其贡献级别,并由计算级别决定是否对局部口面内的射线管进行实际计算,从而避免了大量的无贡献射线管参与求交计算,节省了射线求交运算时间;参考文献[5][6]分别提出了以捷径法和邻域辅助径迹法提高射线追踪效率,捷径法通过实际计算并记录一条射线管的轨迹,作为其后若干条射线管求交计算的优先参考,避免了再次进行漫无目的的遍历式求交,从而大量减少进行实际计算的射线管数量;邻域径迹辅助法在普通径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针对面元形式的目标数据,从提高入射点求解的成功率着手,采用增加对参考路径上参考面元的相邻单元进行相交计算,克服了普通径迹法对射线管划分密度的依赖性;参考文献[7]利用Gmsh软件把三维室内环境剖分成若干个无缝并且互不重叠的四面体单元,通过研究射线在各个四面体中的穿行轨迹,进而可以得到每条射线在整个室内环境中的追踪轨迹。文中提出的场分布快速算法在射线追踪的过程中,不需要和环境中的多面体面进行相交测试,因此提高了计算效率;参考文献[8]介绍了一种多边形三角化算法,旨在射线发射之前对无效射线进行滤除,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射线追踪的计算效率。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减少模型与射线基元的相交时间、相交数量等方法提高了射线追踪的计算效率,降低了复杂度。然而,以上改善技术均发射了许多条射线,增加了射线在场景中的遍历时间。
参考文献
[1]Kenny E M,Nuallain E O.Convex space building discretization forray-trac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2017,65(5):2578-25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亮,未经陈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3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