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舷窗遮光帘用遮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2416.1 | 申请日: | 2020-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刘勇;高木锐;刘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诺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航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6 | 分类号: | C08J7/046;C08J7/044;C08J7/04;C09D133/04;C09D7/61;C23C14/06;C23C14/08;C23C14/18;C23C14/35;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舷窗 遮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舷窗遮光帘用遮光膜,其特征在于,以聚酰亚胺膜为基体,在其上表面依次设置有防眩光硬化涂层,在其下表面依次设置有抗静电涂层、氮化钛涂层、铯钨青铜涂层、防刮花硬化涂层;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包括氧化硅/氧化钛复合多孔颗粒改性聚丙烯酸酯树脂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为氧化铟锡涂层或氧化锡锑层;所述防刮花硬化涂层为氧化锆/3D氧化石墨烯三维网状材料复合改性的聚丙烯酸酯树脂涂层;该遮光膜具有高红外阻隔率、低紫外透射率、低反光、高清晰、防刮花的优点,且不会阻隔GPS,可有效解决因金属膜层容易屏蔽电讯信号,从而影响飞机飞行、起降的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舷窗遮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舷窗遮光帘用遮光膜。
背景技术:
飞机高空中飞行时是暴露在无遮挡的阳光下,因此解决飞机驾驶舱、客机客舱等有驾驶、乘客人员空间中的遮光问题就是一个挑战。舷窗遮光帘就是目前使用的产品之一。一款好的遮光膜是在保证足够可见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红外线和紫外线进入飞机内,提供一个清晰、舒服的视野和隔热的飞行体验。
传统的遮光膜是通过复合工艺生产组装的,其基本材料包括涂银PC薄膜、胶层、聚酰亚胺薄膜,经过加压结合形成复合材料。这种结构的材料涉及的三种高分子材料机械性能不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进行收卷、放卷操作,容易发生开料,同时高分子膜材料表面没有保护层,容易刮花,因此耐用性能差,影响使用寿命。另外,受金属本身物理特性限制,金属膜易氧化、并且会阻隔无线通讯导航系统信号的弊端显而易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飞机舷窗遮光帘用遮光膜,该遮光膜具有高红外阻隔率、低紫外透射率、低反光、高清晰、防刮花的优点,且不会阻隔GPS,可有效解决因金属膜层容易屏蔽电讯信号,从而影响飞机飞行、起降的安全性的问题。
为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舷窗遮光帘用遮光膜,以聚酰亚胺膜为基体,在其上表面依次设置有防眩光硬化涂层,在其下表面依次设置有抗静电涂层、氮化钛涂层、铯钨青铜涂层、防刮花硬化涂层;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包括氧化硅/氧化钛复合多孔颗粒改性聚丙烯酸酯树脂涂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为氧化铟锡涂层或氧化锡锑层;所述防刮花硬化涂层为氧化锆/3D氧化石墨烯三维网状材料复合改性的聚丙烯酸酯树脂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眩光硬化涂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剧烈搅拌,80-90℃下通入氮气除氧20-30min,然后向反应器加入苯乙烯,搅拌混合10min,然后加入过硫酸钾溶液,氮气气氛下搅拌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并将固体依次采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后,干燥制得聚苯乙烯微球;
(2)将聚苯乙烯微球、十二烷基硫酸钠、去离子水混合研磨,制得聚苯乙烯微球悬浮液;将正硅酸乙酯、钛酸四丁酯和乙醇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滴加去离子水,滴加结束后搅拌水解30min,然后加入盐酸溶液搅拌制得混合溶胶,并加入上述制得的聚苯乙烯微球悬浮液,快速搅拌,制得混合溶液;
(3)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溶液采用超声雾化器进行雾化干燥,干燥后的固体置于马弗炉内空气气氛下煅烧处理,制得氧化硅/氧化钛复合多孔颗粒;
(4)将丙烯酸类单体、过硫酸钾、去离子水混合搅拌,然后加入上述制得的氧化硅/氧化钛复合多孔颗粒,60-70℃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继续加入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防眩光涂料;将其通过精密网纹辊涂布工艺涂于基体上,得到防眩光硬化涂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苯乙烯、过硫酸钾的质量比为(0.1-0.5):1:0.0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聚苯乙烯微球、十二烷基硫酸钠、正硅酸乙酯、钛酸四丁酯的质量比为3:0.05: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航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航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2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入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垃圾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