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水粉砂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9193.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昕龙;秦亮;李波;童朝宝;张正;周伟平;李朝旭;李晓坤;吴磊;李刚柱;薛磊;何兰英;李晓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9/10;E02D3/12;E02D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粉 软弱 地层 地下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富水粉砂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解决富水粉砂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00~进行辅助成槽降水施工。S200~进行导墙施工。S300~进行成槽施工。S400~刷壁,后续槽段挖至设计标高后,用刷壁器清刷先行幅接头面上的沉碴或泥皮。S500~进行清底换浆。S600~连续墙的钢筋笼制作及吊放。S700~反力箱安放和顶拔,连续墙施工采用锁口管后背在H型钢后再浇筑混凝土。S800~混凝土浇筑。S900~墙趾注浆,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束后,在地下连续墙的墙底沉渣层和以下持力土层的表层进行注浆加固。本发明减少了富水粉砂软弱地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鼓包和露筋的出现,改善了接缝处渗漏水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富水粉砂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就地下工程而言,地下连续墙施工正在大规模应用,但在富水粉砂软弱地层施工地下连续墙质量普遍较差,甚至发生多起质量安全事故,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富水粉砂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质量普遍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富水粉砂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富水粉砂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进行辅助成槽降水施工。
S200~待降水井打设完成并将水位降至地面下6~7m后,进行导墙施工。
S300~进行成槽施工;S301~单元槽段的挖掘,标准槽段采取三序成槽,先挖两边,再挖中间,开挖过程中量测垂直度,及时纠偏;S302~成槽试验,选择标准幅段作为成槽试验段,采集成槽泥浆的参数进行分析,采集的参数包括粘度、比重、含砂率、PH、泥浆失水量和泥皮厚度,对正式成槽泥浆的参数进行调整;S303~槽段开挖以及成槽。
S400~刷壁,后续槽段挖至设计标高后,用刷壁器清刷先行幅接头面上的沉碴或泥皮,上下刷壁的次数不少于10次,直到刷壁器的毛刷面上无泥为止,确保接头面的新老砼接合紧密。
S500~进行清底换浆;成槽结束3小时以后,直接挖除槽底沉渣;换浆泵用吊车下放至槽底进行换浆。
S600~连续墙的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S700~反力箱安放和顶拔,连续墙施工采用锁口管后背在H型钢后再浇筑混凝土;反力箱为长方形的钢结构箱体,反力箱设置在H型钢背后的空间。
S800~混凝土浇筑,反力箱和钢筋笼就位后,检查沉渣厚度,并在4h内灌注混凝土,如超过时间应重新清底;灌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转动并提动反力箱,拔反力箱时,不得损伤接头处的混凝土。
S900~墙趾注浆,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束后,在地下连续墙的墙底沉渣层和以下持力土层的表层进行注浆加固。
步骤S100包括以下方法,
S101~试验井布置。
S102~进行现场试验;实测场地内潜水水位;直接测定管井实际涌水量;测定抽水期间各观测井水位变化数据;抽水观测时间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水位观测时间为开泵后:1'、2'、3'、4'、6'、8'、10'、15'、20'、25'、30',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直至抽水停止;停止后观测恢复水位,时间间隔同抽水试验;抽水时同时进行水量观测,观测时间间隔为30min,在整个抽水试验的过程中,抽水井的出水量保持常量,若前后两次、观测的流量变化超过±5%时,应及时调整。
S103~成井施工。
S104~进行降水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9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