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气密性高强度球类橡胶制品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8653.2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侨伟运动器材(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9/02;C08L61/14;C08L95/00;C08K13/02;C08K5/14;C08K5/09;C08K3/34;C08K5/18;C08L11/00;C08L63/00;C08K3/22;C08L91/00;C08K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陆涛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性 强度 球类 橡胶制品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气密性高强度球类橡胶制品的制作方法,将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与第三橡胶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组成内胆,在内胆外部设置中胎并在内胆与中胎之间设置纱线层,在中胎外部设置外部箍且外部箍包括右半箍与左半箍,右半箍与左半箍对应设置包裹中胎,右半箍与左半箍均由若干根贴合中胎表面的弧形杆组成且弧形杆之间形成贴皮区并在贴皮区内设置复合贴皮。本发明特异性的橡胶‑纤维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有效提高了整体球体的强度、耐磨性与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类橡胶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气密性高强度球类橡胶制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球类橡胶制品,往往存在气密性不佳,强度不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气密性高强度球类橡胶制品的制作方法,特异性的橡胶-纤维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有效提高了整体球体的强度、耐磨性与气密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高气密性高强度球类橡胶制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与第三橡胶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组成内胆,在内胆外部设置中胎并在内胆与中胎之间设置纱线层,在中胎外部设置外部箍且外部箍包括右半箍与左半箍,右半箍与左半箍对应设置包裹中胎,右半箍与左半箍均由若干根贴合中胎表面的弧形杆组成且弧形杆之间形成贴皮区并在贴皮区内设置复合贴皮;所述中胎与第一橡胶层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羟基丁腈橡胶20~25份、三元乙丙橡胶45~60份、过氧化苯甲酰5~10份、硬脂酸2~3份、二芳基仲胺2~4份、陶土6~9份、煤焦油2~3份、改性酚醛1~3份;所述第二橡胶层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氯丁橡胶50~60份、三元乙丙橡胶15~22份、二硫化吗啡啉4~8份、氧化锌1~4份、烷机基芳基仲胺3~5份、云母8~9份、松焦油3~4份、改性环氧1~2份;所述第三橡胶层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乙丙橡胶60~80份、硫磺粉6~10份、硬脂酸2~4份、芳香二伯胺2~3份、炭黑6~10份、机油2~4份、异氰酸酯1~2份。
其中,所述的中胎为单层橡胶材料层,内胆与中胎之间的纱线层为纤维材料层,复合贴皮为纤维材料层,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与第三橡胶层为橡胶材料层,组成橡胶-纤维复合材料结构。
其中,所述的复合贴皮包括外侧的耐磨纤维层与内侧的PU层且复合贴皮为凸起结构;复合贴皮的凸起处的高度大于外部箍的高度。
其中,所述的耐磨纤维层与PU层的厚度比为1:2~5。
其中,所述的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与第三橡胶层的厚度分别为0.2mm~0.3mm、0.18mm~0.23mm与0.21mm~0.29m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发明内胆为三层橡胶材料层,中胎为单层橡胶材料层,内胆与中胎之间的纱线层为纤维材料层,复合贴皮为纤维材料层。同时,本发明提供独创的中胎、内胆的橡胶材料配方。特异性的橡胶-纤维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有效提高了整体球体的强度、耐磨性与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复合贴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中胎与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外部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球体、2为外部箍、3为复合贴皮、4为贴皮区、5为右半箍、6为左半箍、7为中胎、8为耐磨纤维层、9为PU层、10为纱线层、11为第一橡胶层、12为第二橡胶层、13为第三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侨伟运动器材(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侨伟运动器材(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