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及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6810.6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刚;张华;邹剑;白健华;王秋霞;张洪;周法元;贾波;张伟;王文奇;王弘宇;刘昊;韩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12;E21B36/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罐装 潜油电泵注采 一体化 管柱 结构 工艺 方法 | ||
1.一种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生产套管内的工艺管柱、与工艺管柱相连的管柱接头、由上至下安装在管柱接头一侧上的注采换向阀、套装在注采换向阀下面的注入蒸汽的隔热油管及隔热接箍;由上至下安装管柱接头另一侧上的单流阀、电泵、保护器、耐高温的潜油电机、电机扶正器;其中,管柱接头的一侧与隔热油管连接,另一侧与耐高温隔热型罐装的潜油电机连接;电泵和保护器之间设有数个电泵分离器出气口和数个电泵分离器进液口;在电泵分离器出气口和扶正器之间的外面还安装有隔热型导流装置,该隔热型导流装置的下面设有导流装置进液口,该导流装置进液口的下面安装有防蒸汽上窜的密封装置,通过液控的注采换向阀和防蒸汽上窜的密封装置的控制,以实现注蒸汽施工与热采后电泵生产之间的自由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接头为Y型;管柱接头主通道上、下位置上连接有注采换向阀、隔热油管及隔热接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采换向阀通过第一液控管线控制其开启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流阀的下端是通过隔热短节与潜油电机连接;潜油电机的外层是通过气凝胶与隔热型导流装置相连,潜油电机的机组下部与电机扶正器连接,用以提高潜油电机机组的曲直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型导流装置的本体是由内外管两层组成,且层间充填气凝胶隔热材料,并作抽真空处理;且隔热型导流装置的外层涂覆有1-2mm耐高温保温特种复合材料,该耐高温保温特种复合材料是由耐高温树脂和空心陶瓷球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隔热型导流装置上设置有耐高温的电缆穿越装置,其中,电缆穿越装置的矿物质电缆是通过穿越装置与电机的插座相连;且隔热型导流装置是通过法兰安装在电泵分离器进液口的上部和分离器出气口的下部之间位置,以利于高温井液气体从生产套管中排出;且隔热型导流装置的下部还通过防蒸汽上窜密封装置的第二液控管线与防蒸汽上窜的密封装置连接,通过防蒸汽上窜密封装置的第二液控管线连接,令地面泄放压来控制其开启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热型罐装潜油电泵注采一体化的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油管采用气凝胶的隔热油管,隔热接箍采用气凝胶的隔热接箍,用以降低井筒的热损失,提高井底热能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8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