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后期拓宽改造的新型预制T梁构造及其拓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3138.5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臧建斌;舒晓锐;徐永成;孙志刚;叶建国;鲁洋;张龙;刘世臣;朱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后期 拓宽 改造 新型 预制 构造 及其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便于后期拓宽改造的新型预制T梁构造及其拓宽方法,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包括T梁,T梁包括对接的翼缘板和梁肋,梁肋内预埋有连接件,配合横隔板结构连接新建T梁进行拓宽,所述连接件包括对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梁肋侧面平行并紧贴梁肋拓宽侧的侧面布置,第二板垂直于第一板并延伸至梁肋内,所述第二板上设有开孔,用于容纳混凝土形成销栓结构,通过在T梁内预埋连接件,通过连接件配合横隔板完成新旧T梁下部的连接,配合T梁翼缘板部分的相互对接形成新旧T梁的拼接拓宽,解决了传统拓宽方式工序复杂、成本高、安全性欠佳、拓宽形式单一的问题,提高了桥梁拓宽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后期拓宽改造的新型预制T梁构造及其拓宽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新建与改扩建并举的时代。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沿线桥梁的改扩建成为关键的控制工程。
除高等级道路外,国内每年还有许多与当地现状交通量相适应的较低等级的公路在建项目。若干年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对其进行改扩建,这种远近期结合的建设方案是经济科学、高效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如果能够兼顾初期设计和后期拓宽改造,便可实现结构全寿命周期内建设成本最小化,并确保后期改扩建施工的安全、高效。
发明人发现,公路桥梁上部结构中T梁占有较大比重,当前对既有T梁桥的拓宽改造需要对原结构进行钻孔、植筋等施工。该类拓宽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钻孔前要对结构预应力筋及受力主筋进行探测、定位,但定位精度有限,钻孔时万一破坏了预应力筋或者受力主筋,将对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2)施工工序复杂,植筋完成后还需要结构胶达到一定的粘结强度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效率较低;(3)所植钢筋主要依靠结构胶保证其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该种连接形式的连接强度及其耐久性相对较差;(4)拓宽形式相对单一,对于既有混凝土桥梁与新建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拼接方案,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后期拓宽改造的新型预制T梁构造及其拓宽方法,通过在T梁本体内预埋连接件,连接件通过其预留的开孔与T梁本体形成稳固连接,连接件在梁肋拓宽侧的侧面形成具有灵活操作空间的连接面,通过在连接面上焊接连接钢筋或其他焊接件完成新旧T梁横隔板的连接,再配合新旧T梁翼缘板间的半刚性连接实现新旧T梁的拼接拓宽,解决了传统拓宽方式普遍存在的工序复杂、成本高、安全性欠佳、拓宽形式单一的问题,提高了桥梁拓宽施工的效率。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后期拓宽改造的新型预制T梁构造,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T梁,所述T梁包括对接的翼缘板和梁肋,所述梁肋内预埋有连接件,用于配合横隔板结构连接新建T梁进行拓宽,所述连接件包括对接的一第一板和一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紧贴梁肋拓宽侧的侧面设置,第二板垂直于第一板并延伸至梁肋内,所述第二板上设有开孔,用于容纳混凝土形成销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有多个,在梁肋竖向间隔设置,在梁肋纵向间隔设置。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另一种便于后期拓宽改造的新型预制T梁构造,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T梁,所述T梁包括对接的翼缘板和梁肋,所述梁肋内预埋有连接件,用于配合横隔板结构连接新建T梁进行拓宽,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第一板和多个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紧贴梁肋拓宽侧的侧面设置,所有第二板呈间隔平行设置,且所有第二板垂直于第一板并延伸至梁肋内,所述第二板上设有开孔,用于容纳混凝土形成销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件的第一板沿梁肋竖向布置,第二板沿梁肋竖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有多个,在梁肋纵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梁肋纵向方向上,所述的连接件与T梁的横隔板对应布置。所述T梁对应后期拓宽时的既有T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