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5674.0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康;刘义国;刘素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571 | 分类号: | G05F1/571;B64D15/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300308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系统 230 交流 加热 负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230V三相交流电源的A相与固态功率控制模块A的INA连接,230V三相交流电源的B相与固态功率控制模块B的INB连接,230V三相交流电源的C相与固态功率控制模块C的INC连接,固态功率控制模块A的POUTA与加热负载的A相连接,固态功率控制模块B的POUTB与加热负载的B相连接,固态功率控制模块C的POUTC与加热负载的C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功率控制模块A的防冰控制器输出DIV_P控制信号与分压电阻R1、R3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MOS管V1的栅极和分压电阻R7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7的另一端和QGND连接,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和MOS管V3的栅极和分压电阻R9连接,分压电阻R9的另一端和QGND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V1、V3的漏极分别与230V三相交流电源A相输入INA连接,MOS管V1的源极和MOS管V3的源极连接后与QGND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功率控制模块A的防冰控制器输出DIV_D控制信号与分压电阻R4、R6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MOS管V4的栅极和分压电阻R10的一端连接,分压电阻R10的另一端和QGND连接,分压电阻R6的另一端和MOS管V2的栅极和分压电阻R8连接,分压电阻R8的另一端和CUR电流采集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V2、V4的漏极分别230V三相交流电源A相输出POUTA连接,MOS管V2的源极和MOS管V4的源极连接后与CUR电流采集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功率控制模块A的采样电阻R13、R14并联后与QGND和电流采集端CUR串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功率控制模块A的压敏电阻R16在MOS管V1、V3的源极漏极间并联,压敏电阻R17在MOS管V2、V4的源极漏极间并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功率控制模块A与固态功率控制模块B、固态功率控制模块C的电路原理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防冰系统230V交流加热负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30V交流加热负载采用星型或角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6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