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掘机卸料作业辅助系统及轨迹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4682.3 | 申请日: | 202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新;刘双;韩云武;张羽;张超;张自军;李茂金;张明园;刘强;李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E02F9/22;G06Q10/04;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66 | 代理人: | 白海燕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卸料 作业 辅助 系统 轨迹 规划 方法 | ||
1.一种挖掘机自动卸料轨迹规划方法,基于如下系统实现:
在挖掘机上设置数据采集单元、轨迹控制单元、误差控制单元、动作执行单元、人工操作单元、参数输入单元、位置计算单元、轨迹规划单元、数据储存单元、误差计算单元、触控显示屏;
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机体转台、动臂、斗杆和铲斗绕各自铰接点的旋转角度信息;
动作执行单元包括:油箱、发动机、先导泵、主泵、回转马达、电控方向阀、主阀、铲斗液压油缸、斗杆液压油缸、动臂液压油缸和铲斗、斗杆、动臂、机体;回转马达驱动机体,铲斗液压油缸驱动铲斗,斗杆液压油缸驱动斗杆,动臂液压油缸驱动动臂;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挖掘机上建立D-H坐标系,并确定铲斗斗尖的位置表述形式;
(2)在卸料车上建立车体坐标系,车体坐标系中的坐标值都用D-H坐标表示;
(3)建立卸料轨迹约束点;
(4)规划卸料轨迹;
其中,在第(2)步中,按如下方法建立车体坐标系:
(2-1)确定两个点,第一个点是靠近驾驶室的货厢底板中心线上前端一点,第二个点是远离驾驶室的货厢底板中心线上末端一点;以第一个点作为车体坐标系原点O,第二个点作为建系辅助点B;
(2-2)车体坐标系X轴方向为O、B两点连线方向,Y轴方向为在货厢底板平面上垂直于X轴的方向,Z轴方向为垂直于货厢底板平面的方向;
其中,在第(3)步中,以卸料起点、卸料目标点和卸料转折点作为路径约束点,
(3-1)卸料起点C(xc,yc,zc)即铲斗斗尖铲起物料时的位置;
(3-2)卸料目标点Pi(xi,yi,zi)按如下算法计算:时;i=1,2…,表示各个卸料目标点位置
式中,(x0,y0,z0)为车体坐标系原点O坐标值,(xb,yb,zb)为建系辅助点B坐标值,a为卸料步长,综合考虑物料种类和铲斗尺寸人为确定;
(3-3)卸料转折点Nij按如下算法计算:
Ni1(xi1,yi1,zi1)=(xi,yi+β*d,zi);
Ni2(xi2,yi2,zi2)=(xi,yi-β*d,zi);
N33(x33,y33,z33)=(xb+a,yb,zb);
式中,(xi,yi,zi)为目标卸料点坐标值,(xb,yb,zb)为建系辅助点B坐标值,β为防碰撞系数,选择大于0.5,d为车体宽度,i表示第i个卸料目标点,j表示车厢某一侧:当j=1时,表示转折点在车体坐标系Y轴正向一侧,当j=2时,表示转折点在车体坐标系Y轴负向一侧;当j=3时,表示转折点在车厢后侧;
并且以满足如下条件确定卸料转折点Nij:
使E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46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石斛的手工挂面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功率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