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2686.8 | 申请日: | 2020-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余宜武;李霞;汤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2;G01N21/31;G01N21/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紫外 可见 分光 光度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它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该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包括对半开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卡接有分光光度计本体,所述上箱体内安装有锂电池,所述分光光度计本体一侧设置有接电插孔,所述接电插孔贯穿所述下箱体侧壁,所述锂电池一侧设置有输电插孔,所述输电插孔贯穿所述上箱体侧壁,所述输电插孔与所述接电插孔之间通过外置的输电线可插拔连接,所述输电插孔与所述接电插孔位于同一侧;所述下箱体底面设置有可折放的支撑部件。本发明携带方便,非常适用于将分光光度计本体搬出野外进行样品检测分析,节约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水源的保护和管理更加严格。环境监测人员需要经常深入到野外水源地去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化验。目前,在水质的常规监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占有较大的比重。现有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一般都是放置于实验室内,环境监测人员需要从野外返回实验室才能进行水质分析,来回时间较长,不能在现场取证出结果,工作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适用于野外现场检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包括对半开合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内卡接有分光光度计本体,所述上箱体内安装有锂电池,所述分光光度计本体一侧设置有接电插孔,所述接电插孔贯穿所述下箱体侧壁,所述锂电池一侧设置有输电插孔,所述输电插孔贯穿所述上箱体侧壁,所述输电插孔与所述接电插孔之间通过外置的输电线可插拔连接,所述输电插孔与所述接电插孔位于同一侧;所述下箱体底面设置有可折放的支撑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构件,每部分构件包括一门形凹槽,所述门形凹槽的几何开口处朝向所述下箱体外侧,所述门形凹槽的几何开口处两端分别对称设有一安装台,所述门形凹槽内放置有形状与之相同的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几何开口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安装台端面上,所述下箱体的侧边两端各对称安装有一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下箱体的同一侧边,所述支撑架向外旋转120度后与所述挡块相抵触;两个所述支撑架均通过同一卡栓部件来限制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卡栓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箱体底面几何中心处的转陀,所述转陀可以周向旋转,所述转陀两侧面对称连接有一卡闩,所述卡闩通过位置旋转来控制所述支撑架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一侧通过合页铰接,相对的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内还设有带拉链的置物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分光光度计本体置于带支撑部件的箱式结构中,并配以锂电池进行供电,可折放的支撑部件适用于野外架设,可以防止仪器受潮;本发明携带方便,非常适用于将分光光度计本体搬出野外进行样品检测分析,节约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箱体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箱体;2-上箱体;3-合页;4-分光光度计本体;401-接电插孔;5-锂电池;501-输电插孔;6-输电线;7-支撑部件;701-门形凹槽;702-安装台;703-支撑架;704-挡块;8-卡栓部件;801-转陀;802-卡闩;9-置物槽;901-拉链;1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