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8250.6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宋绪忠;杨华;王秀云;宋新章;徐晓云;李永夫;徐健华;宋衍成;徐筱涵;叶国平;徐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条件下 土壤 通气 状况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机构、检测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栽培机构包括用于栽培植物的有盖密闭容器(1)、空气平衡管(2)和气管接头(3),所述有盖密闭容器(1)内部由上而下横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空气平衡管(2),所述空气平衡管(2)两端均安装有气管接头(3),且所述气管接头(3)固定在有盖密闭容器(1)壁外侧,所述有盖密闭容器(1)盖子顶端均匀安装有气管接头(3);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气管(4)、空气过滤干燥瓶(5)、气泵(6)和传感器组(7),所述气管(4)一端与空气平衡管(2)一端的气管接头(3)相连,所述气管(4)另一端与空气过滤干燥瓶(5)相连,所述空气过滤干燥瓶(5)与气泵(6)进气端相连,所述气泵(6)的出气端与传感器组(7)进气口相连,所述传感器组(7)的出气口通过气管(4)与空气平衡管(2)另一端的气管接头(3)相连;
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浇水桶(8)和收集桶(9),所述浇水桶(8)通过输水管(10)与有盖密闭容器(1)顶端的气管接头(3)相连,所述有盖密闭容器(1)底端设有排水口(11),所述排水口(11)通过输水管(10)与收集桶(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盖密闭容器(1)为一种透气不透水的密闭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平衡管(2)为一种多孔管道,通过多孔实现管内土壤空气充分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7)内部含有数据显示储存器。
5.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装置的组装:在有盖密闭容器(1)内部由上到下布设一层或多层空气平衡管(2),并在有盖密闭容器(1)顶端安装多个气管接头(3),将所有气管接头(3)开口通过密封塞密封;
S2、植物栽培:根据试验植物地径大小,在容器盖中心打孔,在容器内填充栽培基质,从中心孔处栽培供试植物材料;
S3、施肥管理:肥料溶入水中并装满浇水桶(8),通过输水管(10)与有盖密闭容器(1)顶端的气管接头(3)相连,并从该气管接头(3)灌入,多余的水分从排水口(11)排出进入收集桶(9)内部;
S4、通气调节:通过拔离不同位置和数量气管接头(3)开口处的密封塞,创造栽培容器表面和试验深度的土壤的通气状况,对植物生长环境的通气状况进行模拟;通过气管接头(3)外接成分确定的气体,创造自然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成分组成和浓度,丰富试验模拟的梯度水平;
S5、气体检测:通过气管(4)与空气平衡管(2)两端的气管接头(3)相连,并沿抽气方向依次布设空气过滤干燥瓶(5)、气泵(6)和传感器组(7),实现气体采样、测定、补充的充分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气管接头(3)孔径为2-16毫米,且气管接头(3)通过防水胶与空气平衡管(2)相连,在所述有盖密闭容器(1)盖子顶端以中心点向外辐射状打孔,用来固定同孔径的气管接头(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有盖密闭容器(1)的盖子盖好内测抹防水胶固定在容器上并用金属丝做好物理加固,在中心孔开口处涂抹防水胶进行密封,形成完全封闭的栽培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收集桶(9)内部液体经过过滤后通过管道与浇水桶(8)相连,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条件下对土壤通气状况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传感器组(7)与网络服务器相连,实现在线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2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