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厂蓄电池数据中心调峰调频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9650.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豫森;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李萌;江平国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厂 蓄电池 数据中心 调频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厂蓄电池数据中心调峰调频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根据蓄电池是否参与发电厂与电网配合开展的电网辅助服务的类型,设置蓄电池运行方式;S2,根据发电厂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调峰调频的深度和负荷量E辅,设置蓄电池电容量E总和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机的耗电容量E数据;S3,所述蓄电池和/或所述发电厂向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机供电,确保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机二十四小时运行,本发明所述发电厂蓄电池数据中心调峰调频方法及系统利用发电厂低价电力进行蓄电和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机的运行,提高发电厂顶尖峰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峰调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厂蓄电池数据中心调峰调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主旋律.以新能源、互联网、储能等技术相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国际权威资讯机构麦肯锡将储能技术定位为影响未来世界发展的12项颠覆技术之一,2025年储能技术对全球经济价值贡献将超过1万亿美元。
我国正处在能源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将逐步由辅助能源变为主导能源.但与此同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装机集中并网所产生的弃风、弃光、电网调峰难度大和电网稳定性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储能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发电厂内(包括火电发电厂、风力发电厂、集中式光伏发电厂、核能发电厂及水力发电厂)设置蓄电池储存电能,实现发电厂快速响应电网的调峰调频负荷需求,成为越来越多发电厂增加其自身调峰调频能力的方案。但由于蓄电池投资巨大,在目前电池价格区间下,发电厂很难通过蓄电池的储能调峰调频的辅助服务中回收投资。
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随着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字货币加密和挖矿成为未来数字货币的核心,而目前以消耗电力进行挖矿计算的“工作量证明”机制的比特币成为各种数字货币中市值最高的币种。摩根士丹利股票分析师NicholasAshworth在1月10日的研究报告中曾预计,2018年全年比特币乃至其他数字货币的挖矿用电需求最高将达到140太瓦时,比现在的预计耗电量还要再翻上两番,达到全球总用电量的0.6%。在与其他新兴产业进行横向对比时,结论则更为惊人。众所周知,电动车概念是2017年炙手可热的新兴概念;此前预计电动车在欧洲的率先普及使用,将在2018年带来1-2万亿瓦时的电力需求,到2025年达到25万亿瓦时,而全球电动车用电需求则将达到125万亿瓦时。
如何利用弃风弃光弃水弃核等四弃电力作为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的电力来源,将会极大降低未来数字世界的电力消耗,目前尚未有具有利用弃风弃光弃水弃核等四弃电力作为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的电力来源的调峰调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厂蓄电池数据中心调峰调频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不能够利用弃风弃光弃水弃核等四弃电力作为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的电力来源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厂蓄电池数据中心调峰调频方法,包括步骤:
如图1所示,一种发电厂蓄电池数据中心调峰调频方法,包括步骤:
S1,根据蓄电池是否参与发电厂与电网配合开展的电网辅助服务的类型,设置所述蓄电池运行方式;
S2,根据所述发电厂参与所述电网辅助服务的调峰调频的深度和负荷量E辅,设置蓄电池电容量E总和数据中心或数字货币挖矿机的耗电容量E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