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持久隔热保温效果的建筑玻璃涂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8415.1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其其小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83/04;C09D133/04;C09D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持久 隔热 保温 效果 建筑 玻璃 涂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节能建筑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持久隔热保温效果的建筑玻璃涂料及制备方法。该涂料由复合红外反射填料、水性聚合物基体、水、消泡剂、流平剂、分散剂组成。所述复合红外反射填料由三层结构组成,内核为具有永久剩磁的钕铁硼磁粉,中间为介孔二氧化硅,外层为磁性纳米高反射红外阻隔粉体。该方法利用钕铁硼磁粉对磁性红外阻隔粉体的磁性吸附作用,增强红外阻隔粉体在介孔二氧化硅上的牢固负载,防止红外阻隔粉体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向外流失,从而赋予涂料持久的隔热保温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持久隔热保温效果的建筑玻璃涂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全球关注的问题,而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建筑能耗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和制约,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此,发展建筑节能材料成为当下的热点,具有积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很大部分能耗损失是由于围护结构的热传导,增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对提高建筑节能性能具有明显作用。
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面等,其中,门窗既关系到采光、通风、隔音、立面造型等,也是热传导最活跃、能源得失最敏感的部位。为了增大采光和通风面积,或者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物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甚至采用全玻璃的幕墙,以致门窗及幕墙的热损失占到了建筑总热损失的40%以上。对于建筑门窗和幕墙来说,玻璃的面积占据了立面的绝大部分,参与热交换的面积大,其隔热保温性能尤为关键。
为了提高玻璃的隔热保温能力,通常采用以下两个方法:一是制备中空玻璃,利用气体低的导热性能来降低能量传递;二是制备反射玻璃,在玻璃表面形成涂膜,改变玻璃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透过率和吸收率,在保证透明度的同时,减少热量透过。对于后者,现有技术中采用添加高反射红外阻隔纳米粉体的涂料在玻璃表面形成涂膜,使玻璃具有一定的红外反射效果,提高隔热保温效果。但是,纳米粉体直接分散在涂料中时,随着使用时间延长,粉体容易向外流失,从而减弱红外反射能力,隔热保温效果不持久。
发明内容
可见,现有技术具有高反射红外阻隔纳米粉体容易向外流失,造成隔热保温效果不持久的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持久隔热保温效果的建筑玻璃涂料及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持久隔热保温效果的建筑玻璃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玻璃涂料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充磁机对钕铁硼磁粉进行充磁;
(2)将充磁后的钕铁硼磁粉、硬脂酸单甘油酯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20~40min,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α-亚麻酸、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继续超声处理10~20min,再将体系的pH值调节至9~10,进一步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研磨,筛分出粒径不大于10μm的粒子,得到包覆钕铁硼磁粉的介孔二氧化硅;
(3)将纳米高反射红外阻隔粉体浸泡在饱和的硝酸铁溶液中,18~36h后过滤并烘干,然后置于氮气氛围中,在300~400℃下煅烧2~3h,得到磁性纳米高反射红外阻隔粉体;
(4)将磁性纳米高反射红外阻隔粉体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20~40min,然后喷雾沉积于包覆钕铁硼磁粉的介孔二氧化硅上,得到复合红外反射填料;
(5)将复合红外反射填料、水性聚合物基体、水、消泡剂、流平剂、分散剂混合,在400~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4h,制得具有持久隔热保温效果的建筑玻璃涂料。
步骤(1)对钕铁硼磁粉进行充磁后,磁粉获得磁性,并且不会随时间延长而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其其小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其其小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