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后备厢内环境温度AI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7059.1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戚德彬;项品义;陈雪锋;薛冬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后备 内环境 温度 ai 智能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备厢内环境温度AI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外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至少一个车内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至少一个进风风扇,用于将车辆外部气流吹向车辆后备厢内部;至少一个出风风扇,用于将车辆后备厢内部的气流吹向车辆外部,与进风风扇形成气流流动通道;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所述外部环境温度与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所述进风风扇和所述出风风扇运行,以调节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本发明可以实现车辆后备厢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换热,在后备厢内的温度过高时有效降低后备厢内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辆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后备厢内环境温度AI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暴露在阳光下且内部是密封环境,通风换热条件不良,后备厢内的温度在夏天可以达到70℃;将来智能汽车上的车载服务器若放在后备厢底部,车载服务器的运行要求较低的环境温度,而且车载服务器的运行本身会散发大量热量,需要有一个相对良好的换热条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备厢内环境温度AI智能控制系统、方法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后备厢内温度无法根据外部环境有效自动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后备厢内环境温度AI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于后备厢内装设有车载服务器的车辆中,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环境温度AI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外温度传感器,装设于车辆外部,用于采集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至少一个车内温度传感器,装设于车辆后备厢内,用于采集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至少一个进风风扇,装设于车辆后备厢的一侧,用于将车辆外部气流吹向车辆后备厢内部;至少一个出风风扇,装设于车辆后备厢的另一侧,用于将车辆后备厢内部的气流吹向车辆外部,与所述进风风扇形成气流流动通道;温度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所述进风风扇以及所述出风风扇相连,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所述外部环境温度与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所述进风风扇和所述出风风扇运行,以调节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是否达到厢内温度阈值,并输出第一判断结果;差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外部环境温度与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达到厢内温度阈值时,判断所述温度差值是否达到启动温度阈值,并输出第二判断结果;风扇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温度差值达到启动温度阈值时,启动所述进风风扇和所述出风风扇运行,并根据预设的温度差值与风扇转速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进风风扇和所述出风风扇的转速,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所述温度差值未达到启动温度阈值时,停止所述进风风扇和所述出风风扇运行。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还包括:AI智能温度控制单元,用于与车联网共享车辆的外部环境数据,并预测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AI智能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数据共享单元,用于将采集的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上传至车联网或从所述车联网获取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AI智能温度预测单元,与所述温度数据共享单元相连,用于预先判断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AI温度学习模型单元,用于根据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建立温度预测模型,并根据所述温度预测模型预测输出预测的位置、时间关联的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反馈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数据共享单元、所述AI智能温度预测单元以及所述温度调节单元相连,用于将所述车辆的外部环境数据反馈至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以供所述温度调节模块根据所述反馈模块输出的车辆的外部环境温度调节所述车辆后备厢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力的平衡原理的升降机维护设备
- 下一篇:液晶面板缺陷复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