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2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5527.1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杨芸;赵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18 | 分类号: | C07K16/18;G01N33/68;G01N33/577;G01N33/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五种抗人β2‑微球蛋白(β2‑MG)抗体及其在检测血液样本中人β2‑微球蛋白含量的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5种鼠抗人β2‑MG单克隆抗体,及其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了多种抗体,并进行配对筛选,获得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能满足需求的抗体组合;同时,本发明采用重组人β2‑MG作为抗原校准品,其方便稳定、质量可控的批量生产,可满足日后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需求。对上述抗体组合进行检测体系的调试优化工作,获得操作简便,灵敏度,特异性及相关检测性能均可满足人临床样本检测的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检测试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免疫体外诊断领域,尤其是一种重组人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其在定量检测人血清β2-MG含量的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是一种分子量为11.8kD的蛋白质,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除红细胞、胎盘滋养层之外),尤其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含量丰富。同一个体每日生产β2-MG的量保持恒定,并分泌于各种体液中。测定血液、尿液、等中的β2-MG对诊断疾病有着重要意义,以下情况均会引起血液中β2-MG含量升高:①肾功能减退: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退、肾肿瘤等,②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肺癌等,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AIDS病等,④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对β2-MG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比浊法,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免疫学,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定量检测血清中β2-MG含量。但这些方法由于操作繁琐、周期长或费用高等劣势,阻碍了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已在临床上(从二级到三级医院)几乎全面使用,加上生化比浊法本身具备反应时间短,精密度好,易于自动化等优点,生化比浊法已成为国内外临床上主流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借助多个特异性鼠单抗包被的“胶乳”介质,抗原-抗体聚合物的粒径显著增大,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精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人β2-微球蛋白(以下简称β2-MG),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1,优化后的密码子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5种鼠抗人β2-MG单克隆抗体,第一种抗人β2-MG单克隆抗体(BM15),其重链可变区含有以下的互补决定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SEQ ID NO:3所示的HCDR1、如序列SEQ ID NO:4所示的HCDR2和/或如序列SEQ ID NO:5所示的HCDR3;
以及其轻链可变区序列含有以下的互补决定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SEQ ID NO:6所示的LCDR1、如序列SEQ ID NO:7所示的LCDR2和/或如序列SEQ ID NO:8所示的LCDR3。
优选的是本发明中BM15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优选的BM15单克隆抗体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编码上述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第二种抗人β2-MG单克隆抗体(BM18),其重链可变区含有以下的互补决定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SEQ ID NO:13所示的HCDR1、如序列SEQ ID NO:14所示的HCDR2和/或如序列SEQ ID NO:15所示的HCD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肠道菌群在肝性脑病检测中的应用
- 下一篇:电子纸封装结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