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机物料板结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4919.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9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广进;栗继魁;赵建华;苑香丽;高海燕;张波;吴永强;王应丽;杜自彬;张红军;张晔;高瑞芳;安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8;B02C23/04;B02C25/00;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板结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机物料板结检测系统,包括慢驱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磨机筒体旋转;测距仪单元,测量测距仪到磨机筒体内壁上多个测量点的距离;安装驱动单元,用于安装测距仪单元并带动测距仪单元旋转移动测量测距仪到测量点的距离;磨机筒体角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磨机筒体的转动角度。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磨机物料板结检测系统适用于不同规格、配置的磨机,可高效、准确、快速地完成磨机物料板结情况的判定,自动化程度高,不仅克服了变频驱动磨机较小板结检测不准确的缺点;同时为非变频驱动的磨机的板结情况提供了可靠、高效的检测手段,有效提升磨机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磨矿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机物料板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磨机利用能量对矿石进行挤压、滚压、冲击和研磨,使矿石中有用矿物单体解离以便于进行选别。当磨机带料停机时间较长或非计划停机时,磨机筒体内细料和水形成的矿浆将充当粘合剂的作用将局部区域大块矿石或钢球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重量很大的物料块。该物料块对磨机的安全启动会产生潜在的危险。比如有些物料块在磨机筒体启动并旋转40°到70°的过程中沿磨机筒体内壁滑落,这没问题,然而有些物料块在磨机筒体旋转40°到70°的过程中未发生泻落,此时,该物料块会被提升至磨机筒体上方,一旦此时物料块掉落,则其坠落对磨机筒体底部产生的冲击能量将是磨机筒体正常工作时所承受的载荷的数倍,磨机很难承受住,故经常造成位于磨机筒体两端的起支撑作用的轴承损坏,严重的造成磨机端盖或者磨机筒体相对薄弱处产生裂纹,同时把合螺栓也发生变形损坏等严重后果,继而使整条生产线长期瘫痪。国内外矿山厂中该类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于磨机物料板结的检测相当重要。
通常情况下,变频驱动的磨机物料板结情况通过角度、电流以及力矩的关系进行分析判定。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物料板结较小的情况,判定不准确。
2、对于非变频驱动的磨机,通过移开进料装置,慢速驱动磨机筒体旋转同时配合人工查看磨机筒体内壁是否产生板结,存在耗时耗力及一定的危险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低,影响设备智能化以及企业运行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磨机物料板结检测方法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磨机物料板结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磨机物料板结检测需要人工配合检测,费时费力,人力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准度差,而且人工检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磨机物料板结检测系统能够自动对各种型号的磨机的物料板结情况进行检测判定,无需人工检测,安全性高,检测成本低,可高效、准确、快速地完成磨机物料板结情况的判定,自动化程度高,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实用性好,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磨机物料板结检测系统,包括慢驱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磨机筒体旋转;
测距仪单元,测量测距仪单元到磨机筒体内壁上多个测量点的距离;
安装驱动单元,用于安装测距仪单元并带动测距仪单元旋转移动测量测距仪单元到测量点的距离;
磨机筒体角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磨机筒体的转动角度;
以及磨机控制单元,与慢驱驱动单元、测距仪单元、安装驱动单元、磨机筒体角度检测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慢驱驱动单元、测距仪单元、安装驱动单元工作并根据测距仪单元、磨机筒体角度检测单元测量到的数据信息判定磨机筒体内壁是否产生物料板结,若测距仪单元测得的距离值小于测距仪单元到磨机筒体内壁的距离,则判定板结发生。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慢驱驱动单元包括慢驱电机、减速器;磨机控制单元控制慢驱电机转动,慢驱电机转动通过减速器带动磨机筒体旋转。
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测距仪单元为非接触类测距仪,其包括超声波测距仪、激光测距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界旋转式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气系统及排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