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聚光镜片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4604.1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8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余美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申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F24S23/0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高永志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聚光 镜片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聚光镜片及其生产方法,包括镜片本体、设于所述镜片本体两侧的凹面和凸面以及设于所述镜片本体中心处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设于所述镜片本体内部并以所述开口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径向延伸贯穿所述镜片本体内圈和外圈的加强腔、一端安装于所述开口内且实现于所述镜片本体活动连接的支撑模块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模块上且用于控制所述镜片本体以所述开口为基点活动的驱动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强度高、抗压性能腔,且具有追日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光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聚光镜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光镜片是吸收太阳能的重要设备,即:利用聚光镜片的反射将太阳能反射至聚热器,从而达到太阳能的利用,而现如今的聚光镜片结构强度较低,即:由于聚光镜片用于反射太阳光,因此,其长时间暴露在室外,而天气的变化会对聚光镜片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在冬天或者较为寒冷的季节,经常出现冰雹等现象,从而会对聚光镜片造成一定的损坏,同样,在下雨天,强烈的降雨也会对聚光镜片造成一定的破坏;不仅如此,由于日出到日落的过程中,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不同,而现有的聚光镜片无法“追随”太阳光,导致在某一时间段,聚光镜片无法对太阳光进行反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聚光镜片及其生产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聚光镜片,包括镜片本体、设于所述镜片本体两侧的凹面和凸面以及设于所述镜片本体中心处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条设于所述镜片本体内部并以所述开口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径向延伸贯穿所述镜片本体内圈和外圈的加强腔、一端安装于所述开口内且实现于所述镜片本体活动连接的支撑模块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模块上且用于控制所述镜片本体以所述开口为基点活动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内的支撑轴、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轴上且间隔设置并位于镜片本体两侧的第一环形夹持片和第二环形夹持片以及若干个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夹持片上且与所述第一环形夹持片配合并用于夹持镜片本体的弹性伸缩部分。
优选为:各弹性伸缩部分以所述支撑轴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均包括与所述第二环形夹持片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块、与各第一安装块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以及与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镜片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块。
优选为: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与所述支撑轴底端固定连接安装盘、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盘上且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第一气缸、与各第一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纵向延伸的升降杆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镜片本体上且与各升降杆一一对应并与各升降杆自由端铰接的铰接座;其中,各铰接座均包括与所述镜片本体固定连接的铰接座本体以及设于所述铰接座本体靠近升降杆一侧的铰接槽,所述升降杆通过铰接轴与所述铰接槽的两侧槽壁转动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太阳能聚光镜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裁板:将镜片板材裁成多个形状为圆形的镜片胚胎;
(2)裁孔:在镜片胚胎的中心裁出开口;
(3)钻腔:利用钻腔装置对经过步骤(2)的镜片胚胎进行钻腔,各加强腔形成由镜片胚胎的边缘径向向开口延伸而形成;
(4)打磨:对步骤(3)的镜片胚胎的两侧面进行打磨,形成凹面和凸面;
(5)覆膜:将准备好的PVC膜覆在凹面上;
(6)附件安装:将准备好的支撑模块和驱动模块分别安装在镜片胚胎上;
(7)喷涂:在安装好的镜片胚胎上喷涂上氟碳漆,形成镜片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申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申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等高垫块的台钳夹具
- 下一篇:一种废弃汞吸附材料再生装置及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