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站隔墙及车站墙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3761.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林蓼;徐军林;闫顺;费金新;王家磊;杨宗元;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B2/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站 隔墙 墙体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站隔墙及车站墙体系统,车站隔墙包括立柱和至少一个轻质墙体,每一轻质墙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立柱;轻质墙体内形成有多个通孔,通孔沿轻质墙体的纵向延伸,立柱由向通孔内浇注混凝土而成。该车站隔墙,支撑于车站的顶板与地梁之间,替代了现有通常使用的砌体式隔墙,充分利用预制的轻质墙体相比于砌体式隔墙质量好的优势,避免了砌体式隔墙现场施工存在的各种缺陷,同时简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通过在轻质墙体的至少一个通孔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立柱,上述立柱能够用来与轻质墙体共同支撑于车站的顶板与地梁之间,提高了车站隔墙的承载力,保证车站隔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站隔墙及车站墙体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的设备区房间内需要设置隔墙。通常隔墙是采用砖砌体,近年有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形式的隔墙。不论何种砌体,其施工均存在速度慢,效率低下,环境差,施工人员素质对施工质量影响大,施工工序复杂,砌体粘结材料需要养护等待强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站隔墙及车站墙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隔墙施工效率低下、时间长且质量无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站隔墙,包括立柱和至少一个轻质墙体,每一所述轻质墙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立柱;所述轻质墙体内形成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轻质墙体的纵向延伸,所述立柱由向所述通孔内浇注混凝土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墙体的横向两端部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在所述轻质墙体内单排设置,横向两端部的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所述立柱。
进一步地,形成于所述轻质墙体的横向两端的所述通孔为具有开口的槽形,所述通孔的开口沿所述轻质墙体的纵向延伸;所述立柱设置于槽形的两个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墙体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所述轻质墙体的槽形的所述通孔彼此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站墙体系统,包括顶板、地梁和上述的车站隔墙,所述轻质墙体支撑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地梁之间,并通过所述立柱与所述顶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埋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一端裸露于所述顶板外靠近所述轻质墙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钢筋裸露于所述顶板外的一端浇注于所述立柱内。
进一步地,所述轻质墙体上埋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裸露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钢筋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钢筋裸露于所述通孔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连接,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的连接处浇注于相应的所述立柱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二钢筋焊接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车站隔墙,支撑于车站的顶板与地梁之间,替代了现有通常使用的砌体式隔墙,充分利用预制的轻质墙体相比于砌体式隔墙质量好的优势,避免了砌体式隔墙现场施工存在的各种缺陷,同时简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通过在轻质墙体的至少一个通孔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立柱,上述立柱能够用来与轻质墙体共同支撑于车站的顶板与地梁之间,提高了车站隔墙的承载力,保证车站隔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站墙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轻质墙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站墙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轻质墙体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管式采血管贴标机及贴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料对接工装及对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