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读出加速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1838.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6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郭仲杰;苏昌勖;韩晓;李晨;刘申;曹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374 | 分类号: | H04N5/374;H04N5/37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曾庆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mos 图像传感器 像素 读出 加速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读出加速电路,包括寄存器DFF1,寄存器DFF1的CLK端与寄存器DFF2的CLK端连接后同时还与比较器A连接,寄存器DFF1的Q端与MOS管M1的栅极连接,寄存器DFF1的D端与MOS管M1的发射极连接,MOS管M1的集电极又与MOS管M4的集电极连接,MOS管M4栅极与寄存器DFF2的Q端连接,寄存器DFF1的D端与MOS管M1的发射极均与电源VCC连接,且同时与待加速的CMOS图像传感器内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CMOS图像传感器中面对较大寄生电容时无法实现快速建立时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读出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读出加速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CMOS工艺的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低成本、高集成度、工艺兼容、低功耗、高速度、图像信息随机读取、体积小等一系列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使其在安防监控、数码相机、扫描仪、手机、电脑摄像头、汽车、医疗图像、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在一些对分辨率有极高要求的情况下,在提高像素单元数量的同时会造成整个芯片面积的增加,从而增加了单个像素单元输出节点的寄生电容。这对于信号的读出是尤为不利的,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像素单元输出节点的寄生电容值较大时,会显著影响输出信号的建立过程。下面将着重分析寄生电容对输出信号建立过程的影响。
目前主流的CMOS图像传感器均使用源极跟随器作为缓冲器Buffer,如图1给出一种考虑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的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其基本原理是当复位信号RESET为高电平时,每个像素单元里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输出端电压VIN均复位到高电平,当复位信号RESET为低电平时,像素单元内电路便进入积分阶段,其具体过程是根据照射到光电二极管PD上光强的大小,光电二极管PD中会形成与之对应的光电流,不断抽取光电二极管PD输出端寄生电容上的电荷,光电二极管PD输出端电压VPD逐渐下降,当积分阶段完成后,光电二极管PD中不再产生光电流,光电二极管PD输出端电压VIN保持不变,然后每个像素单元里行选信号SEL依次打开,便可以把每个像素单元里VIN的大小通过VOUT读出来,但是由于输出节点存在寄生电容,VOUT并不会快速的上升至源极跟随器的输出,而存在一个对寄生电容的充电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充电电流仅为源极跟随器漏电流I1与尾电流偏置I2之差,因此寄生电容会显著降低VOUT的建立时间。图2给出了这种现象的示意图。
因此,如何压缩像素单元输出信号的建立时间,成为了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如果实现不了在面对较大寄生电容时具有较快的建立时间,那么超大阵列的CMOS图像传感器将永远无法实现高帧率。CMOS图像传感器必将在阵列规模和高帧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折衷,CMO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也大大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读出加速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CMOS图像传感器中面对较大寄生电容时无法实现快速建立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读出加速电路,包括寄存器DFF1,寄存器DFF1的CLK端与寄存器DFF2的CLK端连接后同时还与比较器A连接,寄存器DFF1的Q端与MOS管M1的栅极连接,寄存器DFF1的D端与MOS管M1的发射极连接,MOS管M1的集电极又与MOS管M4的集电极连接,MOS管M4栅极与所述寄存器DFF2的Q端连接,MOS管M4的发射极接地,寄存器DFF2的D端接地,所述MOS管M1为P型MOS管,MOS管M4为N型MOS管;
寄存器DFF1的D端与MOS管M1的发射极均与电源VCC连接,且同时与待加速的CMOS图像传感器内部连接,所述比较器A连接在CMOS图像传感器的电源VCC或地与输出节点间,实现对输出节点寄生电容快速置位的作用,电容置位值由比较器预置电压值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式可周转施工通道及拼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车组车载转向架防冰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