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8378.6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何礼鹏;余嘉明;赵梓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翔之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06 | 分类号: | B24B31/06;B24B31/14;B24B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件震光 设备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具体涉及不锈钢件研磨技术领域,包括研磨箱、底座、振动电机以及圆筒,所述底座设在研磨箱底部,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设在研磨箱与底座之间,所述圆筒焊接在研磨箱内部底端,所述圆筒外端与研磨箱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研磨腔,所述振动电机顶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内部设有清理机构。本发明通过先将环形研磨腔内壁上粘附的杂质刮除,然后再使用水流冲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效果,且机械化清理人员劳动强度较低;针对不锈钢200#,300#,400#系列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磨工艺路线和工艺配方,大大提高振磨表面光度效果及研磨效率,减少研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不锈钢件研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不锈钢件研磨是利用涂敷或压嵌在研具上的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工件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对不锈钢件表面进行的精整加工,不锈钢件研磨可以使用震光设备。现有的震光设备使用完成后光靠水流直接冲洗清洗不完全,粘附在内壁上的杂质难以冲洗,若是人工刷洗劳动强度较大。
振动研磨工艺可处理大量的工件,随时抽查零件的加工情况,自动化、无人化作业,操作简单方便,一人多机,但振动研磨表面光度和粗糙度都远远达不到传统手抛效果,且在针对不锈钢研磨时200#,300#,400#系列的表面效果差异化过大,远达不到镜面效果。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及其工艺,通过先将环形研磨腔内壁上粘附的杂质刮除,然后再使用水流冲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效果,且机械化清理人员劳动强度较低;针对不锈钢200#,300#,400#系列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磨工艺路线和工艺配方,大大提高振磨表面光度效果及研磨效率,减少研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件震光设备,包括研磨箱、底座、振动电机以及圆筒,所述底座设在研磨箱底部,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设在研磨箱与底座之间,所述圆筒焊接在研磨箱内部底端,所述圆筒与研磨箱内部底端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圆筒外端与研磨箱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研磨腔,所述振动电机顶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内部设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延伸入环形研磨腔内部。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圆板,所述圆板底端开设有第一T形滑槽,所述第一T形滑槽设在圆筒顶部,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部滑动设有T形滑板,所述T形滑板底端设有两个立杆,两个所述立杆外端均固定设第一毛刷,所述圆板底部设有外壳,两个所述立杆分别设在外壳两端并均延伸入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在两个立杆之间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底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毛刷,所述第一毛刷设在两个第二毛刷之间,所述立杆、第一毛刷以及外壳均设在环形研磨腔内部,所述圆板设在上盖内部并与上盖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一毛刷分别与环形研磨腔内壁以及圆筒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毛刷与环形研磨腔内部底端相接触,所述上盖顶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上盖顶端并与圆板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顶端焊接有两个提手,所述电机设在两个提手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箱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出料管以及出水管,所述出料管以及出水管均与环形研磨腔相连通且其上均固定设有开关阀。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箱底端与底座顶端之间围绕振动电机固定设有多个减震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机构顶端固定设有支撑圆筒,所述支撑圆筒与上盖内部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在支撑圆筒内部,所述上盖内壁上镶嵌有旋转密封圈,所述旋转密封圈与圆板外端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T形滑板底端开设有第二T形滑槽,所述第二T形滑槽内部滑动设有两个第一T形滑块,两个所述立杆分别固定设在两个第一T形滑块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翔之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翔之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料取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PEEK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