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主体的装配式框架建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8169.1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敏秀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B1/6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地址: | 322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主体 装配式 框架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主体的装配式框架建筑结构,包括预制墙体、注胶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密封板、第二限位结构、固定结构和驱动结构;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便于通过驱动结构驱动第一限位结构调节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之间的角度且固定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进而使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便于对相邻的两个角度不同的预制墙体进行固定;便于通过固定结构安装拆卸第一限位结构,使第一限位结构的检修维护更加方便快捷;便于通过注胶结构对密封板和预制墙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分段注胶,使密封板与预制墙体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使相邻的两个预制墙体之间的隔音、防水、隔热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主体的装配式框架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
然而,混凝土预制墙板通常通过预埋螺杆配合螺栓固定于支撑梁或楼板的底端,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对预制墙板与支撑梁或楼板再次固定,浇筑混凝土对环境因素具有要求,进而影响了施工效率,且加固的混凝土初步浇筑完成后不便于对高楼层立即施工,进而影响后期对预制墙板的安装和拆卸,不便于对预制墙板进行重复使用,相邻的两个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较差,且不便于控制相邻的两个预制墙板之间的角度,不便于将两个预制墙板拼接在角度不同的楼体的拐角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主体的装配式框架建筑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主体的装配式框架建筑结构,包括预制墙体、注胶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密封板、第二限位结构、固定结构和驱动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墙体的相对端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调节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墙体之间的夹角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预制墙体;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上设有用于转换驱动方向的所述驱动结构;两个所述密封板对称设于两个所述预制墙体的连接处,且两个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预制墙体之间抵触;所述密封板和所述预制墙体之间设用于填充密封胶的所述注胶结构;所述预制墙体上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梁和楼板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且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预制墙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连接套、传动杆、收纳框、转轴、第一齿轮、齿条和固定条,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墙体的相对端分别设有所述连接套和所述固定条,所述连接套上设有多个所述收纳框,所述转轴贯穿连接于所述收纳框和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斜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收纳框的内部的容纳空腔中,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连接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背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设有所述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收纳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背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条。
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滑块、丝杆、第二齿轮、驱动轴和第三齿轮,所述驱动轴贯穿连接于所述连接套和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连接套的内部,所述第三齿轮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连接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预制墙体平行,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连接于所述连接套和所述第二齿轮,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轴垂直,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之间螺纹连接,且所述齿条固定于所述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敏秀,未经陈敏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