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6515.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1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峥;冯玉川;何泓材;陈凯;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2 | 分类号: | H01M50/202;H01M50/249;H01M50/271;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3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其装配方法,所述软包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设置于所述电芯组外侧的左右侧板、上下盖板和前后端盖;所述左右侧板与上下盖板或所述左右侧板与前后侧板通过可调整、可拆卸式配合连接逼紧内部电芯组,使得左右侧板持续受到上下盖板或左右侧板的约束而产生夹紧电芯的压力从而逼紧电芯,所述压力为5‑300kPa;所述左右侧板、上下盖板和前后端盖均可拆卸连接以封装电芯,形成软包电池模组;所述电芯组包括泡棉,所述左右侧板与电池片平面相平行或相一致的方向,所述前后侧板与所述左右侧板及水平面垂直。本发明涉及的电池模组不仅整体可靠性极大提高,而且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其装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预紧和装配的软包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关键。在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负极石墨,负极膨胀;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出,嵌入层状正极材料中,负极膨胀缓解;同时在电池的老化过程中,电解液会产气而导致电池厚度的增大。这不仅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及使用寿命,而且对模组的可靠性设计带来很大影响。而实验证明,给电芯施加一定的预紧力相比于无预紧力而言,电芯在性能保持及循环寿命上均有较大提升。
在实际装配过程中,需要首先将电芯加入到外框架中,然后从侧面对外框架施加预紧力,
优秀的外框架设计需要同时满足装配容易、且能良好施加预紧力两方面。目前软包电池模组外框架结构普遍有”n”、”u”、”口”;上述三种结构,都存在一些技术及结构性缺陷。为了使外框架对电芯能持续施加预紧力,因此,电芯的尺寸与外框架内部尺寸相当甚至略大于外框架尺寸的技术方案是有利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电芯尺寸大于或相当于外框架尺寸,由于外框架结构和电芯都是刚性结构,弹性形变较小,因此,安装十分困难,靠人力很难将电芯放入外框架中,而如果使用机械工装施加机械力,一方面容易导致外框架或电芯损坏,另一方面,工装进入或撤出外框架困难,这种缺陷在”口”字形外框架中格外明显。
如果电芯尺寸小于外框架尺寸,虽然可以提高装配效率,但这种情况下,预紧力相当一部分被外框架吸收,预紧力施加效果不良,且外框架吸收预紧力后,由于内侧没有施加对应的压力,容易产生变形,导致产品不符合设计要求。
因此,对于现有的”n”、”u”、”口”三种外框架结构,装配效率和有效施加预紧力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CN 109346630 A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结构,包括铝壳外框(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反S形铝板(8),所述反S形铝板(8)的上端面、下端面以及开口位置填装软包电芯组;所述软包电芯组包括两个软包电芯(12);所述软包电芯(12)和反S形铝板(8)固定后整体插入铝壳外框(9)内,且所述反S形铝板(8)的侧面与铝壳外框(9)的内侧面接触;所述铝壳外框(9)的一端部设置有集成盖板(7),所述软包电芯(12)的极耳(6)嵌入集成盖板(7)中通过绝缘板(3)引出,再通过右绝缘盖板(2)和右固定端板(1)进行固定密封;所述铝壳外框(9)的另一端部通过左绝缘盖板(11)和左固定端板(10)进行固定密封;所述反S形铝板(8)均为一体成型结构。该软包电池组装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微观力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临时急流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