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5051.3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蒋云;陈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苏州勤耘纤维集合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3/00 | 分类号: | D05B23/00;D05B5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缝合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缝合部件的主缝针组件设置于滑动组件上;穿刺部件,包括刺针组件、刺针气缸、气缸支架和滑动组块,所述刺针组件通过所述刺针气缸与所述气缸支架连接,所述滑动组块对称设置于所述气缸支架两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了穿刺部件,方便为厚织物打孔,与缝合部件配合使用时可在厚织物打孔之后直接缝合,省去提前打孔再上流水线工作的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物缝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 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手工缝制不同密度的织物,对操作者熟练程度要求高,工作强度大, 且对于厚的织物,需先预刺打孔,不能直接缝合,如直接缝制一是不能直接刺 穿,二是纱线易断,三是容易刺穿手掌造成意外损伤;长时间缝制织物使人疲 劳,又因人与人的不同造成缝制的织物一致性差导致不良品增多,从而使产品 的质量达不到客户的需求,大批量重复性高的织物缝制机器逐渐代替人类。
现有缝制设备仍有设计上的不足,在缝制厚的织物时经常因为主缝针刺不 穿厚织物而弯曲、折断,纱线断在厚织物里,从而造成生产流水线工作停滞; 为了避免主缝针损坏及纱线断线,在对厚织物进行缝制时还需另外打孔,虽能 避免上述问题,但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企业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出现了专门的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其可 以在给厚织物打孔之后直接缝合,省去提前打孔再上流水线工作的流程,从而 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 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 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 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缝合设备存在缝制厚的织物时经常因为主缝针刺不穿 厚织物而弯曲、折断,纱线断在厚织物里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其可以在厚 织物打孔之后直接缝合,省去提前打孔再上流水线工作的流程,从而提高工作 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厚织物缝合设备, 包括,缝合部件的主缝针组件设置于滑动组件上;穿刺部件,设置于所述缝合 部件一侧,所述穿刺部件包括刺针组件、刺针气缸、气缸支架和滑动组块,所 述刺针组件通过所述刺针气缸与所述气缸支架连接,所述滑动组块对称设置于 所述气缸支架两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刺针组件包括刺针、刺针安装块和安装块推杆,所述刺针通过所述刺针安装 块与所述安装块推杆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块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刺针 气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主缝针组件的主缝针设置于主缝针调节件内,所述主缝针调节件与调节固定 块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滑动组件还包括滑块和滑块导轨,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块导轨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缝合部件还包括推块、推块连杆和主缝针气缸,所述推块连杆的一端与所述 推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缝针气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厚织物缝合设备及其缝合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 述主缝针组件的主缝针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的滑动板中心处;其中,所述刺针 组件相对于所述主缝针组件平行设置且所述刺针组件的刺针位于所述滑动板 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苏州勤耘纤维集合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苏州勤耘纤维集合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