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4319.1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陈震宇;刘竟成;杨涌;秦小林;于万钦;刘期烈;章建方;王小明;黄海松;王平;杨峥;唐飞;龙华;刘万平;林小光;吕健;刘苡村;唐奎;刘贲;王紫阳;冯涛;张伟;王万涛;徐涛;谭钧译;黄浩俭;陶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Q10/06;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服务质量 评价 体系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策略,通过建立制造云服务模型和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制造云资源高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
背景技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柱,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战略性产业。中国政府已将“制造业信息化”作为其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制造业信息化是指以信息(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应用)技术为核心,将信息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现代管理技术、设计/生产/实验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及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综合运用于企业(或集团)产品研制的全系统、全生命周期活动中,集成优化其中的三要素(人/组织、经营管理、技术)及四流(信息流、物流、价值流、知识流),进而改善企业(或集团)产品及其开发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清洁和知识含量,以增强企业(或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或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总趋势是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敏捷化、网络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当前“服务、资源环境、知识创新”正成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在2009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但是仍未能成为制造强国。“中国制造”的总体水平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创新能力比较弱,并且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基于现状,中国制造业必须尽快突破,实现向“服务型制造”和“中国创造”的转变。
基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知识、面向服务的高效低耗网络化智能制造新模式—云制造”。云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会加速推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从而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化计算模式,近年来正在产业界兴起并逐步走向成熟。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模式,通过云计算平台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计算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用来统一提供服务,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形式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随时获取的计算服务。云计算的运营模式是由专业计算机和网络公司(即第三方服务运行商)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计算服务中心,把资源虚拟化为“云”后集中存储起来,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不难推论,若将“制造资源”代以“计算资源”,云计算的计算模式和运营模式将可以为制造业信息化所用,为制造业信息化走向服务化、高效低耗提供一种可行的新思路。
制造资源包括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各类制造设备(如机床、加工中心、计算设备)及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模型、数据、软件、领域知识等。为了实现制造资源的虚拟化、优化调度和协同互联,我们还可融合语义Web、嵌入式系统技术、物联网、高效能计算等新技术。语义Web的发展为基于知识的智能计算奠定了基础。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终端物理设备智能接入提供了使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在RFID、传感器等技术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有望促进各类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另外,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求解复杂的制造问题和开展大规模协同制造也提供了可能性,如图1所示。
因此,有必要建立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立制造云服务模型和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制造云资源高效管理。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制造云服务模型;
B、建立制造云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未经黄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4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舱室的多功能集成插座
- 下一篇: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