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拉索内置式阻尼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0160.6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山;薛花娟;高昱鹏;吴琼;王通;黄宜春;李成;张天宇;翟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1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索 内置 阻尼 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索内置式阻尼结构,包括分体式延伸管、多个导向筒、分体式索夹箍、多个液压阻尼器、多个连接板,分体式索夹箍箍紧斜拉索,分体式延伸管设置在斜拉索外部,多个导向筒环向均匀设置在分体式延伸管外周并与分体式延伸管径向贯通,多个液压阻尼器分别一一对应布置在多个导向筒内部,各液压阻尼器的近端与分体式索夹箍铰接、远端与一连接板铰接,连接板再与所述导向筒固定。本申请径向内置式阻尼结构兼具减振、景观效果,也有利于后期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索体减震用阻尼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斜拉索用内置式阻尼结构。
背景技术
斜拉索是斜拉桥和核心受力构件之一。涡激振、风雨振、尾流驰振、抖振等风致振动容易造成斜拉桥拉索锚固端疲劳,同时振动加速了斜拉索密封构件失效,促使斜拉索锈蚀加快,严重影响斜拉索的使用寿命。在斜拉索端部安装阻尼器可给斜拉索提供附加阻尼,从而提高斜拉索的结构阻尼,增大斜拉索的模态阻尼是抑制斜拉索振动的常用方式。
常用外置式阻尼器由于安装高度越高,减振效果越好,但对于整个桥梁的景观效果影响越大。内置式挤压式高阻尼橡胶阻尼器的安装高度低,基本不影响景观,但是由于阻尼特性和安装位置,其对于整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公开号CN110331655A公开了一种桥梁拉索抗风减震构件,属于一种外置式抗风减震构件,构件中第一止动连接件和第二止动连接件上设置止动连接结构,可以防止阻尼器沿着拉索长度方向的滑动,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但是也因此增加了整个抗震构件的空间结构,影响了桥梁的景观。
对斜拉索阻尼器的要求不仅仅是减振效果上,还会注意景观协调、后期养护管理、耐久性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到斜拉桥阻尼和景观等综合因素,需要开发一种兼具减振和景观效果的阻尼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斜拉索内置式阻尼结构,属于径向阻尼,安装在斜拉索预埋管的延伸方向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拉索内置式阻尼结构,包括分体式延伸管、多个导向筒、分体式索夹箍、多个液压阻尼器、多个连接板,所述分体式延伸管设置在斜拉索外部,所述分体式索夹箍设置在所述分体式延伸管以内并箍紧斜拉索,所述多个导向筒环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分体式延伸管外周并与所述分体式延伸管径向贯通,所述多个液压阻尼器分别一一对应布置在所述多个导向筒内部,各液压阻尼器的近端与所述分体式索夹箍铰接、远端与一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连接板再与所述导向筒固定。
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延伸管是由多个弧形板包合连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延伸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支管,多个支管环向均匀布置,所述多个导向筒与所述多个支管一一对应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体式索夹箍是由两个半圆件哈弗对合组成。
优选地,所述分体式索夹箍外壁上设置有多个耳板,所述多个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耳板,所述多个液压阻尼器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置有耳板,液压阻尼器的近端与所述分体式索夹箍之间、液压阻尼器的远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分别通过耳板和销轴实现铰接。
优选地,所述分体式索夹箍的内壁设置有4mm~10mm厚的硅橡胶内衬,用于保护斜拉索,同时硅橡胶内衬也能用于消耗振动应力。
优选地,所述分体式延伸管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法兰,用于对接斜拉索预埋管。
上述斜拉索内置式阻尼结构的安装方法,参照如下步骤
(1)在斜拉索上安装带有内衬的分体式索夹箍,分体式索夹箍抱紧斜拉索;
(2)将液压阻尼器的近端与分体式索夹箍进行铰接,并将连接板铰接到液压阻尼器的远端,多个液压阻尼器分别径向作用于分体式索夹箍;
(3)安装分体式延伸管,分体式延伸管安装到斜拉索外,多个液压阻尼器一一对应穿出于多个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法尔胜缆索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路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