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电子产品外壳的复合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9544.6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汗 | 申请(专利权)人: | 煌傑金属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1;B32B33/00;B32B37/10;B32B37/06;B32B37/08;C22F1/04;C25D11/04;H05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柳欣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电子产品 外壳 复合 铝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作为电子产品外壳的复合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的复合铝合金板的结构包括互相叠加复合在一起的第一种铝合金板和第二种铝合金板,其中第一种铝合金板和第二种铝合金板通过热轧工艺从而互相叠加复合成具有三层结构的复合铝合金板,然后将复合铝合金板通过冷轧工艺由厚至薄轧制至所需的厚度,再通过T调质处理工艺和阳极氧化处理工艺成为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型性能的复合铝合金板,其中第一种铝合金板和第二种铝合金板选用不同系列的铝合金材料,第一种铝合金板作为复合铝合金板的中间层以提供电子产品外壳所需的机械强度,第二种铝合板作为复合铝合金板的外层适于阳极氧化和染色处理以满足电子产品外壳的外观美化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铝合金领域,特别是一种作为电子产品外壳的复合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铝合金外壳的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以智能型手机为例,智能型手机机身一般都是采用铝合金材质,已知的铝合金材料根据不同配方,分别以不同的铝合金编号(或称牌号)表示,不同的铝合金编号的铝合金材料有着不同的机械强度及特性。依据机械强度区分,铝合金编号1XXX系的纯铝强度最低,7XXX系铝锌镁合金的强度最高。本申请所述的铝合金编号是采用美国铝合金协会(The Aluminium Association)推行的铝合金编号,简称AA编号。
使用铝合金制造的外壳,基于美观及耐腐蚀的要求,通常会进行表面阳极处理,并且为手机机身(外壳)进行上色处理,铝合金材料的表面阳极处理是在金属表面通过电流作用而形成一层氧化物膜,颜色丰富、色泽优美、电绝缘性好并且坚硬耐磨,抗腐蚀性极高。根据各种阳极氧化膜的染色性能,只有硫酸阳极氧化获得的氧化膜最适宜染色;其他如草酸、瓷质阳极氧化膜(微弧氧化)虽能上色,但干扰色严重;铬酸阳极氧化膜或硬质氧化膜均不能上色,要达到阳极氧化上色的目的,目前以硫酸阳极氧化为佳。不同牌号的铝合金具有不同的成分、热处理工艺和相应的加工形态,因此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阳极氧化特性。
如果从氧化后要求氧化膜无色透明来看,5XXX和6XXX系的铝合金是比较好的,并且也可以氧化后着色。5XXX系铝合金又称「铝镁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的铝合金系,耐蚀性也好,可焊性也好。此系列铝合金可以阳极氧化,如果镁含量偏高时,其光亮度不够。
在铝合金外壳加工中冲压是比较基础常见的手段,冲压与数控加工等工艺组合可以得到各种产品的铝外壳,而有一部分的产品铝壳只需或比需要纯冲压完成。其中冲压成型是一种生产效率高、可直接使用性能优良的轧制板材而具有很大的市场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机械强度较高的7XXX系铝合金材质在阳极表面处理后的外观质量较差,而且冲压成型性能不佳,不适合采用冲压工艺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采用5XXX或是6XXX系铝合金材质制作的外壳,虽然适合阳极表面处理以及适合作后续的染色处理以获得优异的外观表现,但是采用5XXX或是6XXX系铝合金材质制作的外壳的机械强度较弱。
例如由苹果公司生产出品的著名智能型手机产品iPhone6的外壳由于采用6XXX系铝合金材料,容易出现弯曲甚至折断的问题。为了解决此一问题,iPhone6s智能型手机使用了7XXX系铝合金材质制作外壳,但是7XXX系铝合金材质制作的外壳的阳极氧化性要弱于6XXX系铝合金材质制作的外壳,造成机身表面形成的氧化层更薄,耐腐蚀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电子产品外壳的复合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煌傑金属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煌傑金属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测量心电图信号的可穿戴设备
- 下一篇:微型头戴显示器的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