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铌酸锂波导光路的集成光学芯片以及集成光学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8246.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魏莲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领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G02B6/12;G02F1/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铌酸锂 波导 集成 光学 芯片 以及 组件 | ||
1.一种基于铌酸锂波导光路的集成光学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铌酸锂基底晶片及形成于该基底晶片中的三组集成光学结构,且每一组集成光学结构分别对应于一个单轴光纤陀螺仪的光信号处理;
每一组集成光学结构均包括:一组无源集成光学结构和一组有源集成光学结构;所述无源集成光学结构包括二合一式的Y分支光波导,其输入端具有两个光波导端口;所述有源集成光学结构包括一分二式的Y分支光波导以及金属电极,在其输出端具有两个光波导端口;所述无源集成光学结构中的Y分支光波导的输出端与所述有源集成光学结构中的Y分支光波导输入端连通;
在所述无源集成光学结构中,Y分支光波导的两个端口分别可用于通过光纤与激光光源和光电探测器连接,从激光光源发出的光波经由Y分支光波导两个端口的其中之一进入Y分支光波导,经过光波导的起偏后,通过无源集成光学结构的Y分支光波导进入有源集成光学结构的Y分支光波导;从传感光纤环返回的光波经由有源集成光学结构的Y分支光波导处干涉后,干涉光波在无源集成光学结构的Y分支光波导处进行分束,经由无源集成光学结构的Y分支光波导的另一个端口进入光电探测器;
在所述有源集成光学结构中,光波在Y分支光波导处按50:50的比例进行分束并分别进入Y分支光波导的两个分支中传输,金属电极通过线性电光效应对传输于Y分支光波导中的光波的相位进行调制,Y分支光波导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传感光纤环的两端连接,形成顺时针绕行的光波和逆时针绕行的光波,顺时针绕行和逆时针绕行的两束光波在返回后,在所述有源集成光学结构中的Y分支光波导处发生干涉并形成干涉光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波导光路的集成光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铌酸锂基底晶片为X切的光学级晶片;所述铌酸锂基底晶片的厚度不小于0.5mm,长度为10mm~8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波导光路的集成光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铌酸锂基底晶片的厚度为1.0mm,长度为20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波导光路的集成光学芯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源集成光学结构中,Y分支光波导的弯曲部分长度为L1,Y分支光波导的开口间距为D1,相邻Y分支光波导之间的间距为S1,Y分支光波导的开口角度θ1≈2tan-1(D1/2/L1);
在所述有源集成光学结构中,Y分支光波导的弯曲部分长度为L2,Y分支光波导的开口间距为D2,相邻Y分支光波导之间的间距为S2,Y分支光波导的开口角度θ2≈2tan-1(D2/2/L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波导光路的集成光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集成光学结构中Y分支光波导的结构参数L2、D2、S2、θ2与无源集成光学结构中Y分支光波导的结构参数保持相同,即L1=L2、S2=D2=S1=D1且θ2=θ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波导光路的集成光学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集成光学结构中Y分支光波导的开口间距为D1不小于50μm,开叉角度θ1不小于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领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领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2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